特色文化产业研究成果的形成初源于我们在各地对特色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发展的调研,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对调研成果的批示,以及2014年原文化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本书旨在探索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运营模式和路径选择,进一步凝聚共识,并提供各方可资参考的思路和具有启示性的建议全书分为特色文化
本书以文化创意与武汉城市发展为主题,概括了2018~2019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并在总结区域及相关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产业发展规律,梳理产业发展路径,对未来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主要应用于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全书共分为分为导论、创新篇、创业篇三个部分。旨在培养艺术类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锤炼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提升大学生创业环境掌控力。导论篇,主要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述,具体包括创新创业的内涵;艺术类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创
本书是对“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文化部中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成果集结与展示。该项目是在文化部非遗司指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承办、松阳县广电新局协办。本书完整反映了该项目的模式、理念、方法和内容。1)培训项目搭建了专家学者、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三者融合的研究平台模式。2)将
本书全面梳理了1500-1800年间中国和欧洲早期相遇后在思想上交流与汇通,分别介绍欧洲文化、科技、宗教、哲学思想的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文化和哲学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影响。全书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和欧洲早期的思想文化交流与融通,揭示了中国和欧洲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是在相互影响下发生的,纠正了长期以来仅仅从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角度所
本书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编写。《艺术东岸。24》是系列图书《浦东文化》的第二十四辑,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时代新风正气,润泽浦东人的精神生活。图书采用大量新闻照片反映并记录2020年1~4月浦东新区公文化热点和重大文艺活动。“艺术地带速览”介绍了东方艺术中心、宋庆龄纪念馆和上海宝龙美术馆;“乐闻创新视野
本书稿为浏阳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浏阳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是一部采风随笔集,选取浏阳市已经获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5项,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以非遗项目传承人为中心,结合实地采风调查资料,详细介绍这些非遗项目的工艺、流程、特色、目前遇到的困境。分为上下册,上册由彭晓玲执笔,介绍国家级、湖南省级、长沙市级立项的非遗项目,下册由
本书为“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是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和总揽。本书全面梳理了2018年以前东阳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生动的图片逐一介绍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和宣传东阳优秀传统文化。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以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理论为基础,把跨文化能力维度置于管理沟通语境下进行剖析,对传统“跨文化能力”维度重新理解和分类,确定个体特质、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态度和交际语言能力的四个维度,并对跨国企业部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并加以数据分析,最后针对跨文化能力维度、商务人员跨文化能力提高和大学生
本书以山东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现代乡村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变迁为研究背景,结合自然、社会、文化环境,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分析归纳、模式推演等研究方法,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发掘文化遗产价值、发挥文化遗产作用、繁荣振兴乡村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山东文化遗产的赋存状态、价值组成、保护历史、保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