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电子科技大学“品味国学”新生研讨课程编写的配套辅助实验教材。全书基本涵盖了中华古籍的四大部类——经、史、子、集中的代表内容,选取了《史记》《老子》《列子》《庄子》《孙子》《楚辞》以及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论语》《孟子》《易经》《孝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等中的经典代
本书共计七千九百多卷,36000余册,八亿多字。此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涵盖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的学科。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
本书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选取了《周易》《论语》《史记》《资治通鉴》《道德经》《孙子兵法》《诗经》《楚辞》等国学经典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讲解阐释。本书采取一般性介绍与经典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先阐发每部经典的形成过程、价值与影响,后结合具体内容,精耕细读,使读者在学习领悟先贤文化精髓的同时,获取自己的人生智慧。本书是中
本书是张一南老师在北大中文系所开课程“中古文学史”讲稿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唐代以前的六朝文学史,总共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元嘉文学、永明文学、萧梁文学、“后三国”文学七个部分。以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为主线,讲述了从汉末建安三曹父子到萧梁三萧父子的文学变革,同时论及赋与小说等文体,生动而又专业地解读了魏晋六朝“文
本书是“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中的一种,本书是钱基博四种“解题”“读法”类著作的合集,涵摄四部中的经、史、子三大板块。具体包括《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四书解题及其读法》、《老子解题及其读法》、《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书中考镜源流、缕述变迁、介绍版本,尤其可贵的是指出各书的具体读法,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经典,具有实实
本书是“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中的一种,本书由民国时期医家、画家罗止园(1879-1953)所著,是一部介绍我国古代传统典籍的著作。书稿按经、史、子、集的分类顺序编排,其中,经部主讲儒家“十三经”,史部概述二十四史,子部总括诸子百家作品及其思想,集部则梳理诗集、文集。全书文字精练、内容全面、见解独到,是读者初探国学的极
《经子解题》是吕思勉先生的普及性著作之一,包括“论读经之法”“论读子之法”两个部分。书中对儒家主要经典以及周秦西汉时期的诸子著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包括作者、成书、版本、思想内容、文体形式等,对书中篇目的介绍尤为特色。附入的《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着重介绍我国史学的形成、史部典籍的大概及其具体读法。 本书
《中国经学》第三十辑,在“通变·守常”“征实·表微”“回顾·展望”“衣冠·文质”“书评·书讯”等栏目下,汇集了包括邓国光《礼建皇极:杜佑《〈通典?礼典〉要论》、杨勇《由巫入礼:从礼典看内脏祭祀的礼仪化》、叶纯芳乔秀岩《杨复注〈家礼〉的意义与后世的变化》、虞万里《王献唐与汉魏石经研究》、钟诚《袒袭、裼袭于隐者考》在内的1
本书根据毓老师讲授《诗经》《尚书》《礼记》之笔记整理而成。毓老师讲解经典遵循儒家经学传统,依经解经,一字一义,重视经典的经世致用之功。《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毓老师眼中的《诗经》乃是一部最好的社会学著作,是人性之本初;而政治理论、政绩总结皆在《尚书》,处理一切事物的规则皆在《礼记》。作者将《诗》《书》《礼》重新归
国学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