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旨在通过搜集、翻译、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墓葬文化遗产情况,以墓葬文化的概念入手,通过其葬式、葬法、葬俗、陪葬品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展现中华文明与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其遗产,并通过墓葬文化遗产名录与谱系的撰写最终集结成书,向大众展示这一成果,讲
2017年中国民协“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启动,并陆续赴各地组织进行民间文化调研活动。民协将此次调研活动的成果汇集陆续出版。这是其中一册。大湾区东部涵盖了广东沿海、海南岛和粤港澳,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被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其中的合浦、徐闻、广州、番禺等海港,自古就是中
《中华民俗大典·北京卷》为《中华民俗大典》系列丛书之一种。根据丛书段宝林主编制定的框架结构和撰写提纲,全书共十章,近90万字,涉及北京地区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节日民俗、物质民俗、生产民俗、社团民俗、信仰民俗,等等。本书具有如下鲜明特色:一是在研究范围上兼顾了整个北京市的城区和郊区,反映的是真正意义上整个北京市的民俗
本书记录广东境内各民系、各民族的主要民俗事象。全书共分五编,首先按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分为三编。其它民族,主要是世居广东的瑶族、壮族、畲族、满族、回族,以及水上居民,以及风俗习惯自成体系的凤凰山民俗、雷州半岛民俗、经济特区新风俗等,合为一编。各编先概述,然后分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岁时节日,社团组织
《中华民俗大典·广西卷》,是商务印书馆《中华民俗大典》丛书中的一部,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主编过伟、过竹。书稿的涉及的民俗内容丰富,资料价值很高,是一本质量比较好的民俗类参考工具书。《中华民俗大典·广西卷》修改稿共有大约80万字。篇章目录结构按照社会存在结构类别调整为:一、物质民俗。二、节日民俗。三、礼仪民俗。四
《中华民俗大典·澳门卷》,主编胡国年,约95万字,是一部澳门民俗集锦。该书首先概述澳门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接着是主体部分,涵盖岁时节令风俗、衣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生产民俗、渔业和渔民习俗、社团民俗、礼仪民俗、信仰民俗、医药卫生民俗、民间游艺民俗、博彩娱乐、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澳门民俗民间文艺采录和研
色鲜明,特别是勾蓝瑶、扶灵瑶、清溪瑶、古调瑶等“四大民瑶”保留着丰厚博大的文化遗产。《江永四大民瑶》以史实记述、文字描述、图片呈现相结合的形式编纂,分区域概况,社会与政治,生产与经济,教育、卫生与社会保障,文体与艺术,生活与风俗,宗教与信仰,岁时与节庆,旅游观光,人物名录,大事记,附录等十二个篇章,全面介绍江永四大民瑶
书稿以迪庆州的跨民族舞蹈艺术(“阿尺目刮”舞和“热巴”舞)及寿国寺建筑为观照对象,结合著者在迪庆州进行田野调查的相关考察经历,选择迪庆州各少数民族间的“互动”和“交融”作为核心讨论主题。从纵向时间维度上探讨舞蹈及建筑的丰富文化内涵及文化元素,再借助地域空间维度分析上述事项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流变和互构。试图通过分析
本书内容包括“日用皆道——年的艺术”,收集整理了传统“中国年”相关的一些文化样本,通过时空、仪礼、器用、娱戏、馈赠五个板块呈现传统年俗文化。“张灯结彩——春节的视觉”邀请了山东工艺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师生,将中国传统年俗符号进行提炼创新,“大过中国年”特展。
日本学者对三礼版本方面的研究不多,但校勘极为准确,参考价值很高。安井小太郎《身延本礼记正义残卷校勘记》即代表成果之一,另有加藤虎之亮《周礼经注疏音义校勘记》、服部宇之吉《仪礼郑注补正》、仓石武四郎《仪礼疏考正》、常盘井贤十《宋本礼记疏校记》、吉川幸次郎《礼记注疏曲礼校记》等。日本甲斐身延山久远寺藏宋刊单疏本《礼记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