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书以项目形式编排,力求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全书共分8个项目,包括绪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基础、GIS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GIS空间数据采集、GIS空间数据处理、GIS空间数据分析、GIS可视化及其产品输出
本书系统阐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主要技术以及最新前沿问题。全书共有11章,主要介绍测量学基础知识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说明测量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作用、基本工作和发展趋势,测量学的基本元素以及相应的测量原理和技术;测量误差基本原理,测量学最新技术,其中GNSS技术,是测量学中最具有技术含量的内容,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本书主要论述基于IDRISI的GIS决策支持和表面分析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在决策支持中,分析了多准则、多目标决策,如加权线性组合法、有序加权平均法和多目标决策;研究了多目标决策中权重的计算方法、分析过程和应用实例。在表面分析中,分析了TIN(不规则三角网)和TIN表面、dempster-shafer理论、空间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测量学逐渐从普通的测量学中分离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目的主要是为各种工程建设进行测量和测设工作,并提供空间位置信息。由于不同领域的工程各有其特点,因此工程测量的方法也就各有千秋。在工程测量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增加,通过将工程测量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在一起,使工程
"本书阐述了卫星导航定位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全书共由12章构成。第1章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和系统构成;第2章讲解了GNSS时空参考系以及卫星轨道基础;第3章讲解了GNSS卫星信号基础与现代化导航卫星信号;第4章讲解了GNSS接收机基础与接收机主要构成;第5章讲解了常用的GNSS导航定位解算理论;第6
本书建立在读者精通微积分、向量和矩阵代数的基础上,从性原理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坐标系与坐标变换、常微分方程、系统误差动态方程、随机过程和误差模型、线性估计等数学基础理论,初步构建了惯性导航和重力测量的理论基础,深入地推导了惯性测量单元、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三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误差项和典型误差源及典型值,后给出了惯
本书是为测量学和施工测量编写的实践配套教材,主要用于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测量实践指导。全书分为三章:章是测量实验与实习须知,介绍测量实验、实习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规定;第二章是测量实验,包括14个测量学基础实验和施工测量实验;第三章是测量实习,内容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测量实习指导书。
数字地球是实现遥感数据与应用的核心基础功能之一,可实现多源遥感数据的存储管理、可视化显示与深度应用,是遥感平台与遥感应用之间的重要技术桥梁。本书系统阐述数字地球的体系架构、典型应用和关键技术。首先对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介绍数字地球功能组成及“数字地球+”应用技术架构,并结合智慧城市、综合应急管
关联是多源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工具,也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表达内容和表达方法;介绍了地理语义,探讨了基于文本语义、图形图像语义和地理属性语义关系的关联方法;从邻近相关理论角度阐述了地理空间邻近关系、空间顺序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的关联方法;从相似相关理论角度研究了地理相似关联方法;基于统计理
2020年,我国建设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服务全球的空间定位、导航与定时(PNT)基础设施,国家PNT技术实力得到有力提升。《中国定位、导航与定时2035发展战略》在分析PNT发展重大需求的基础上,回顾其技术发展历程,总结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结合国际PNT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阐述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