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评估了二区协范围35个会员200余个探空国际交换站的观测数据质量;报告的评估时段及数据来源为2021年度OSCAR/Surface系统和GTS国际交换数据。本书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落实WMO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全球观测质量提升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履行国际义务需要也是增强我国全球气象应用能力关键,是中国气象探测强国建设
本书评估了二区协范围35个会员3000余个地面国际交换站的观测数据质量;报告的评估时段及数据来源为2021年度OSCAR/Surface系统和GTS国际交换数据。本书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落实WMO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全球观测质量提升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履行国际义务需要也是增强我国全球气象应用能力关键,是中国气象探测强国建
《广东生态气像探索与实践》广东省气象局对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业务体系总结,也是对生态象服务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总结。本书介绍了广东省生态气候概况,并围绕森林、城市、海洋、农业等方面阐述了生态气像业务技术体系,重点对森林气象预估预警、城市污染风险应对与评估评价、海洋生态气象预报、农业气象研究与预报、人工增
《雷电安全风险评估》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风险评估基础、风险控制、风险处理等内容,其中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数理基础、风险控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IEC62305-2风险管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实例等内容。
本书主要利用西藏阿里地区三个人工气象观测站1973—2020年气象资料,系统分析和描述了阿里地区、噶尔县、改则县、普兰县以及其他四个县自然地理环境、站点概况、基本气候状况、气候变化特征和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等内容。本书对阿里地区噶尔县、改则县、普兰县和其他四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本书分8章:第1章为冰雹的基本特征,第2章为雹胚与裂瓣,第3章为冰雹的微测量与试验,第4章为冰雹的双线偏振雷达观测研究,第5章为冰雹与闪电,第6章为雹暴系统中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与降雹,第7章为人工防雹作业及其观测。
本书详细介绍了海南岛海陆风的气候特征,分析了海陆风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海岛地形对海陆风环流的影响机,揭示了海陆风对海南岛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和对强对流触发、传播影响机制。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为: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海南岛海陆风分布特征,第三章海陆风发展机制和结构特征研究,第四章海南岛地形对海风环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五
本书系统阐述了旱灾、旱灾风险与旱灾风险管理的内涵;提出了旱灾风险分析的结构形式、主要任务与步骤,重点阐述了基于特征指标体系的旱灾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风险传递机制的区域旱灾风险量化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旱灾风险决策与抗旱资源配置等问题。最后,结合安徽省旱灾风险评估和干旱条件下南昌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
本书将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与内涵精心写成24篇散文风格的文章,同时配以24幅精美插画。本书内容包括:立春,万木生芽日;雨水,润物细无声;惊蛰,九尽桃花开;春分,一到便是繁华等。
本书主要介绍了变化环境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实践。分析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珠三角地区极端降雨的影响,探讨珠三角地区降雨结构和极端降雨时空演变规律。整理归纳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概念和内涵,提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典型城市流域为例,分别开展基于指标体系法和情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