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辅助技术/临床麻醉系列丛书》内容言简意赅,关键点处附有小贴士,图片来自临床资料,是麻醉医师、急诊科医师以及ICU医师进行气道管理的重要参考书。《气道管理辅助技术/临床麻醉系列丛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气道解剖、临床常用气道管理工具及技术、困难气道评估、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囊括了经鼻高流量给氧技术、声门
本套书按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专业进行分册,全面总结近几年来临床药师在实践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简要介绍各专业常用治疗药物,重点介绍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特别是是收集整理临床用药的典型案例,梳理归纳临床药师岗位技能需求和工作要点,从而对国内临床药师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深入开展。
借鉴美国PCCM专培学习资料编写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汇集成一册,知识点精准对接PCCM专培教学大纲,内容陈述精简,并为读者提供精选复习题。
《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第3版于2018年5月启动了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具有以下特点:①全面性,在第2版的基础上,纳入了更多的疾病种类,疾病种类全面。对于累及肝、胆、胰、脾的全身性疾病也进行了单独介绍,如:白血病、艾滋病等。②创新性,本次再版结合了中华影像病例库,病例库应用简练的文字和大量的影像资料片,从不同的侧重点(
在第1版基础上,本次修订对心血管疾病的分类更加细致,采纳了更多的国际分类和诊断标准,增加了当今*的影像学技术,体现了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对治疗策略的指导和预后随访的价值,实现了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风险评估、治疗和预后等整个体系“接轨”。全书纳入临床病例538例,各种图像近1300幅。力求“系统”“全面”“实用”紧密结合
本书由总论和分论构成,总论主要介绍消化道的组织学、解剖学、检查方法、正常表现与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分论以消化道疾病种类进行划分,对创伤性病变、消化性溃疡、炎症性病变、血管性病变、肿瘤、治疗后影像学表现与评价、急腹症、功能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综合影像学表现进行阐述和比较。力图准确、科学而全面地表述消化道病变的影像诊断,是目
本书的编写定位是希望能够成为本专业传世之作。故此,在编排章节上,力求把*的检查技术和应用、尽可能全的疾病、相关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内容,以较为系统的知识展示给读者,尽可能地将本书编写成为国内“全面、系统、经典”的大型参考书。注重体现不同作者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体会,参考了相关疾病诊断的*指南,充实和细化了
本书介绍了慢阻肺大数据平台建设所需的数据集,分为三个不同等级,包括核心、补充、探索数据元三个部分。共有27个一级类别,1038个数据元,其中规定了数据元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定义、变量类型、值域、单位、数据等级、来源和版本号等。其中,核心数据元是建立慢阻肺大数据必须包含的内容,如涉及人口学信息、疾病症状及临床体征、危险
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重点讲解心血管疾病药物临床试验的理论基础,包括药物临床试验概述、相关伦理原则与法规、生物统计内容、设计原则和标准操作规程、化学药物的分类和临床试验分期、生物制品的分类和临床试验分期、中药的分类和临床试验分期,以及药物临床试验的注册及论文写作。第二到九章重点讲解抗高血压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抗心律失常
本书汇聚了《中华肝脏病杂志》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肝脏疑难与经典病例的征集活动中,筛选出的优秀病例40多例。这些优秀病例已在同行中进行分享讨论,并请专家进行了点评。这些病例或者是经典病例,或者是疑难病例,这些病例有助于培养临床医师的思维能力,拓展视野,提高诊疗水平。每个病例包括病例简介、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