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个体的口述史及蕴含在口述史中的集体记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所亲历的时代进程和社会状况,以及个体在时代及其变迁下的个人经历、体验与反省。本书以上下两部之形式,遴选40篇学术论文,完整地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在口述史与集体记忆领域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之概貌。上部以理论、历史与方法为经,分别交代了口述史
《文化与国家》是南原繁出任东京大学校长期间所做各类演说、报告的结集,这些演说、报告或针对大学师生,或面对国会议员,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主要思想包括:,和平的文化国家建设中,民主政治的确立为重要,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人之革命建立新的国民精神,以实现尊重人之自由的人性理念的确立,此乃日本民族通过反思侵略战争而获得新生的出路;第
本书收录周勋初先生晚年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孔子诗论、《文心雕龙》《文选》和李白研究的论文;第二部分中的文字则是应一些杂志社的约稿和应邀参加会议而写作的;第三部分是应一些单位的邀请而准备的讲演稿;第四部分为纪念文字与回忆录;第五部分为“序”言。
本书收录了《超越充分性逻辑:NCA方法及其对公共管理议题的启示》《欠发达地区数字应急影响因素——基于云南省D州的扎根理论研究》《学校特征如何影响青少年早期的教育分层——基于CEPS2014-2015数据的分析》《从柔性预防到重典治乱:我国食品安全违法治理的模式变革》《民众民主支持的结构与变迁——基于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分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面临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时代的方向在青年,传承民族精神、接力时代使命,是青年义不容辞
本书共20卷,其中第十六卷至第二十卷为论文、书集、讲稿、手稿、学术年谱部分,按发表日期先后顺序,结果内容(即内容相同的收录在一起)排列。本卷为全集第二十卷,主要整理王亚南学术年谱、全集总目录等。
本书收录林耀华的全部著作,共八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七卷收录目前能收集到的林耀华所有著述,包括专著、文章、译作、合作文章和主编的作品。第八卷收录了林耀华子女、学生、学界同仁撰写的纪念性文字和学术评论,林耀华的作品手稿、证书、书信、学术考察和学术活动照片,学术年谱以及著述总目等。
本书是作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各项成果,主要内容是作者在13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提交的议案及建议、专题调研报告、重要发言等,有的已经成为开始实施的法律,有的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有的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采纳,有的已经作为政府部门重要的决策参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层面来讲,主要涉及全国经济和上
本书内容涵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个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力图展现国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全貌。
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导言、代表性译文和译事年表。导言包括梁启超生平介绍、翻译思想、对梁启超的研究、代表性译文选择的原因、对所选译文的介绍与研究等;第二部分收入部分梁启超代表性译文,分为政治小说、政论和诗歌三编;第三部分为梁启超译事年表,把梁启超所有的翻译实践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包括年代与发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