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丛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一本,追寻我们记忆中那些熟悉却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本册为职业传承,讲述了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深深停留过的职业,心心念念想从事的行当。书中分为五部分:远去的邮递员、修补时光的人、美丽绣娘、归来兮鲁班、说唱这一行,邮递员、钟表匠、绣娘、木匠和说书人,曾经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职业,今天已
《自贸试验区与文化产业开放战略》内容简介:本书对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开放战略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开放战略制度创新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制度感知效能进行了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对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开放战略的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公司治理等战略基础,以及国家文化安全、全球竞争格
本书是孙歌19801990年代访日期间所作的学术评论、文学评论及杂感类文字的结集,其中多篇曾在《读书》上发表。无论是对日本思想史的辨析与梳理,还是对日本文化的切身体验,都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度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作者对日本文化的深度解构带有浓浓的90年代日本社会的气息,通过对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与梳理,以及在日本语境下
《济南往事》的讲述跨度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斯人斯事满满的济南味道。其中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部分由陈忠执笔,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老济南人懵懂而温暖的过往,而是一代人难以释怀或者说是深入骨髓的集体回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部分则由魏新执笔,讲述他作为一个新济南人,从一个求学济南的学子,到毕业工作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的爆炸式发展,对优秀作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对运营方式创新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指导政策,其中对少儿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也持续加大,少儿文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本书将分析海派少儿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判断市场对海派少儿IP及IP化运营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
通过日韩近年来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探讨日韩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日韩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经验显示,文化创意产业能够迅速发展并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将会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本书通过总结日本和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
《文化艺术管理结构体系研究》一书为华北电力学院科研项目,全书共分九章,通过文化研究方法论中的文化经济学和自由多元主义,从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社会学角度阐释文化艺术管理结构中数字内容产业成长机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问题。
本书以双效统一为主题,分为总报告、领域篇、双效统一篇、区域篇、专题调研篇、创新案例篇及附录七个部分,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反映了2016年南京文化发展情况,并探讨了2017年文化发展路径。书中集中了南京市及各区宣传文化部门及相关人员的智慧,对南京市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描述和探讨,资料丰富,论述全面,对策具有针对性。
《文化艺术营销管理学》是文化产业领域关于营销与管理的经典作品,已被译成12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作为教材使用。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企业与市场营销、文化产品、文化市场、消费者行为、细分市场、价格变量、促销变量、计划与控制等。林一老师对原著进行了本土化改编,使得该教材更适合在中国的教学和使用。本书详细地分析了文化一书产品的特性,创
城市,充溢着现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又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物质实体。北京城市的传统与现代,在建筑空间的物质文化、历史记忆与现实中不断被唤醒、重构,塑造出了绵延的人文气息。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邸设计与园林艺术,多样的城市空间提供了诸多场景,蕴含着繁复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