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闽南佛教古寺庙建筑艺术与景观研究"(批准号:18BG138)的最终成果。闽南地区因自身自然条件、地理背景和人文环境等特性,至今遗存有许多佛寺建筑与景观。这些建筑与景观见证和记载着各个历史时期闽南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本专著是作者在各博物馆传世广绣精品图像的基础上,着重对18-20世纪初广绣精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建档,内容涵盖超过100件文物的名称、年代、收藏地点、尺寸、纹样说明等基本信息,提炼最具有代表性的广绣图案,复原出200个图案矢量图,从题材、构图、色彩、针法、材料及文化意涵等几大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书有72款会动的儿童折纸游戏,每个作品都有视频教程。拉动折纸指定的位置,可以模仿贝壳张开、海豚游泳、蝙蝠飞、毛毛虫爬、火箭发射等。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认识各种事物,提高动手能力、专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全书由五大主题组成:1认识五官和人物;2可以弹跳的机关;3探索神秘的世界;4异想天开的玩具;5可爱的动物。孩子在折叠这
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器物。衣食住行,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如影随形。一个人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器物,就等于坦白了他过的是怎样的生活。而器物所体现的,便是工艺之美。《工艺文化》以此出发,探究了何为工艺、工艺的诸多特点、工艺为何是美的等诸多命题,成为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经典之作。
本书结合历代典籍文献和绘画作品,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还原中国瓶花艺术的本来面目。并通过研读经典,厘清中国传统瓶花的艺术旨归与审美标准,进而探索瓶花艺术在当代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瓶花史料。每个朝代只选取一个较小的点深入展开,让大家能一窥瓶花内在之丰富与深广。唐代自牡丹入,匡正一些人云亦云的观点,并从最早的器具分析其蕴含的技法传承。宋代关注滋养,明代侧重花木研究,清代则偏重技艺之梳理。每节皆自史料入,辩析史料背后之幽影,以期引起读者诸君之兴趣。
本书共分为3篇,包括7章内容。第1篇梳理了Logo与VI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第2篇总结了数十种实用设计执行的具体技巧,第3篇剖析了12个真实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1章以10个主题较全面地帮助读者从宏观上认识Logo设计,包括对Logo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与分类等传统话题进行了论述,还对借鉴还是抄袭、更换Logo、人工智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图形的发展简史、隐喻的蒙太奇叙事、矛盾空间的超感官叙事、图形叙事的课题实训。
本书编选装饰画艺术家吴晓莉的装饰画代表作,所辑作品采用了创作者特有的风格语言,在点、线、面与色彩的多重组合中实现了事物对象内在精神和品质的生动表达,赋予了装饰画更丰富、更多元的艺术魅力。
《柳宗悦文集:民与美》一书为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先生所著,著名民艺家徐艺乙翻译。全书以“民”“美”两者相互关联的事情为题,收录了近20篇专业文章。通过对杂器之美、职人的工艺、贫与美、民艺与农民美术、民艺品与贵族品等内容的论述,阐释了民艺理论的本旨,即:有民才可以出现美,进而通过讲述朴素与美、劳动与美、大量与美、实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