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比较全面地总结和分析了2020年越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展望下一年度的发展前景;第二部分为越南2020~2021年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分报告;第三部分为专题报告,对2020~2021年越南的农业、工业、海洋经济、金融、交通通信、对外贸易、旅游业
本书为*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民权时代美国种族主义思潮研究的结题成果。美国进入后民权时代后,种族主义思潮大致历经以下五个发展阶段:(1)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弱化白人优越形象,开始出现白人性或白人族群认同的论调;(2)上世纪80年代,强调种族中立和秉持所谓无视肤色论,在国家政策层面淡化或回避种族议题;(3)上世纪
一直以来,美国城市边缘的大片郊区被人们视为中产阶层的理想居所:这里有着优美纯朴的田园风光、造型别致的独栋别墅以及温暖和善的人际氛围,彰显着中产人士的风貌。美国历史学与城市研究教授福格尔森通过清新流畅的文字与准确翔实的数据,将限制性契约在郊区的发展史娓娓道来,并详述其持续影响力,为人们展现出美国郊区鲜为人知的一面,如地块
2021年是“默克尔4.0”政府执政第四年,也是默克尔16年总理任期的最后一年。9月26日,德国举行了联邦议院选举,其后经过组阁谈判,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交通灯”联合政府。此背景下,本书分析了德国大选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以及德国步入“后默克尔时代”之后,奥拉夫·朔尔茨领导下的新政府计划采取的内政与外交举措
本书由九篇各自独立的论文组成,选取韩国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九位知识分子(吴庆锡、崔济愚、金玉均、池锡永、徐载弼、李商在、黄玹、朴殷植与申采浩),从历史背景、人生经历、社会影响等方面入手,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他们的思想和活动。所研究人物较好地兼顾了全面性、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全书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纲,以点带面,展示了186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中国与巴西关系史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096)的阶段性成果,亦受到重庆市高校国际化人文特色非通用语项目的资助。本书从断代史的角度全面梳理巴西特梅尔政府时期的动态发展资料,包括特梅尔的个人信息、罗塞夫弹劾、特梅尔总统就职、幕僚与内阁团队、总统职能与工作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眼于地区和国际赔偿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运用丰富的历史细节详细叙述了加勒比地区的奴隶制度和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包括赔偿原则与政治因素、加勒比地区的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的大不列颠、英国教会和王室的奴隶、英国议会和私营企业的奴隶主以及对奴隶主的赔偿等内容。第二部分结合后殖民时代的法
《中国拉丁美洲研究年鉴》2022卷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文献”主要收录对拉美研究学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指导价值,或反映本学科重大理论问题的重要文献;“学科述评”主要对国内拉美研究学界的重要学术成果进行学术回溯、适当评价及展望;“学术成果”收录拉美研究学科重要学术成果,包括专著、研究报告(不含内部报告)、期刊学术论文、理论
本书是哲学学者刘小枫最新的随笔集,以文学的笔触展开,讲述其回复一位美国波士顿的朋友在写给他的电邮中提出的许多中美两个国家之间文化政治差异的问题。作者此文或者说回复,以一个中国学者的视野和立场,对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体制作出阐释,从历史和哲学的深层角度分析了美国的立国政策和国家政制。美利坚立国三百年,缘何在国内、国际政治中
本书关注近年来中国的巴基斯坦研究,基于相关数据,对2002-2021年中国巴基斯坦研究的相关成果做简要梳理和分析。整体来看,中巴经济走廊倡议及其建设对中国的巴基斯坦研究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与中巴走廊直接关联的巴基斯坦时政主题研究呈显著的正增长,而与中巴走廊间接关联的基础研究则呈负增长。对六个主题、近两百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