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选择近半个世纪以年来在蒙古国地区发掘清理的174座中小型匈奴墓葬资料(其中包括作者亲自参与发掘的额金河流域106座墓葬)作为主要基础材料,并参考俄罗斯外贝加尔、中国北方地区匈奴墓葬资料,在系统梳理匈奴中小型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墓葬的分布特征与结构、出土随葬品及殉牲、埋葬方式与丧葬习俗等方面展开深
《东亚文明》是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本书为第3辑,分为先秦考古、历史时期文物考古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域外遗珍、科技考古、考古学史、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田野考古报道8个部分,内容涉及商周青铜器纹饰、良渚文化北进、丝路背景下的茧形壶源流、明代陶瓷艺术与文人风气、玛雅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比较
该书以内陆欧亚草原东段的西伯利亚与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的古代岩画遗存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岩画的地理分布作为分类或分目的基本依据,以图版为主要著录内容,通过大量的岩画照片、拓片、复原图等展示内陆欧亚草原东段古代岩画遗存形成的历史背景、分布走向、基本题材、文化内涵以及反映在岩画上的内陆欧亚草原地带早期文化互动与族群往来等丰
该书以内陆欧亚草原东段的蒙古国古代岩画遗存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岩画的地理分布作为分类或分目的基本依据,以图版为主要著录内容,通过大量岩画照片、拓片展示内陆欧亚草原东段古代岩画遗存形成的历史背景、分布走向、基本题材、文化内涵以及反映在岩画上的内陆欧亚草原地带早期文化互动与族群往来等丰富内容。第一章概述蒙古国岩画的起源、创作
本书收录了罗马尼亚30余家博物馆共计400余件展品,通过400余件精美文物全面展示罗马尼亚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罗马尼亚文明的诞生——从史前时期到铁器时代早期;古代罗马尼亚文明——盖塔-达契亚与罗马时期;中世纪罗马尼亚文明——公元10至18世纪;文论。
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令人惊叹的发现之一。从1922年11月26日霍华德·卡特第一次挖掘,除了国王的木乃伊,从图坦卡蒙陵墓内清理出近5000千件珍贵陪葬品。从常见物品到奢侈品,从宝物到日用品,一应俱全。100年间,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考古发现,更是一个持续了百年的文化现象。图坦卡蒙也因这些宝物成为所有埃及法老最
书是关于东南亚地区发现的铜鼓的全面记述和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东南亚铜鼓的发现和研究,并对后续各章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介绍铜鼓的形状与结构,以及功能和用途。第三部分有关于铜鼓的装饰图案。第四部分是铜鼓的起源、扩散及分布情况。第五部分是铜鼓的年代,内容包括各地发现的铜鼓类型及其他相关的青铜器,并从历史
日本道观及其收藏的珍贵文物分类研究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东方地区、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9集收录了15篇研究论文、4篇发掘报告,内容涉及古史传说、史前到历史时
本书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的、鲜活的历史百科图书。书中以代表世界文明的源头--埃及古文明为题,选取了孩子们最感兴趣也最能代表埃及文化的木乃伊制作、冥界之旅、埃及法老的一生为题,以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趣味故事形式去描绘历史,探究埃及文明的精神内核,丰富孩子们对古埃及文明的认知和兴趣。手绘232幅插图,文中展现了严谨的考古知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