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收录蔡元培先生编写的讲义9种,其中包括从未刊布过的家藏讲义手稿5种:《国文学讲义属草》《伦理学讲义》《伦理概要》《心理学》《比较民族学》。本书是了解蔡元培教育经历和教育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展现了他从留德准备期间到回国投身教育事业后的思想发展历程。讲义稿这一形式生动地体现了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
本书为《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收录蔡元培先生的演讲、讲话三百余篇,附蔡先生与记者的答问百余篇。演讲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中国,在思想传播、社会动员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一生所作的演讲多达数百次,这是了解他的道德文章最直观的方式。此次整理,对蔡元培先生历次演讲时间进行了逐一考证。
《宏德学刊》以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常设的栏目包括:儒释道综合研究;中华语言文字研究;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综述、重要学术对话、书评等。
《遇见》一书收集了作者在北京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心得体会等文章30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挂职期间的工作经历,反映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果以及独自在京的生活体验。书中记述了作者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等博物馆,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李大钊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2021”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和线上会场同时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谱写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新篇章。本书是2021年在上海召开的浦东论坛历史学论坛的论文集
《清华社会科学》是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连续出版物,旨在为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和领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现阶段每年出版两辑。本刊坚持学术为本、问题导向,采用编辑部审稿与匿名审稿结合的方式,倡导严谨的学风,鼓励理论、历史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本辑设有“特稿”“专题:韦伯社会理论再研究”“
《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董乐山卷》包含导言、董乐山译著节选和董乐山译事年表三个部分。导言介绍了董乐山先生的翻译生涯、代表译著、翻译思想、翻译影响和选编说明,旨在让读者在阅读董乐山先生的译著之前,了解董乐山先生的翻译生涯、翻译思想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品味他的作品。董乐山译著节选来自《一九八四》《囚鸟》《巴黎烧了吗?》《苏
赵承楷先生是一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其著述颇丰,有书法的、文学的、哲学的、考古的,如《大学书法教程》《习字启蒙》《书法断论》《艺术钩沉》《秋叶集》《走进汉画》(合作)、《艺术思考》《我的心声》等。《指薪修祜——赵承楷学术文集选》收录赵承楷先生九十年生涯的主要学术文集成果,包涵书法16篇、文学6篇、考古31篇
本书包含哲学篇,经济学篇,管理学篇及实践篇。其中经济学篇与管理学篇,是作者从已发表过的论著中选取具有自身特点的内容重新修改而成,而哲学篇与实践篇是没有发表过的。哲学篇通过数学哲学与企业家精神哲学问题的讨论,展示了作者一贯尊崇的思想路线与方法论,它们在本书中得到贯彻;实践篇中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为企业管理咨询的总结,反映作者
本书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本年度处于学术前沿、具有影响力的文、史、哲学科各类学术论文的汇编。全书分为人文探寻、文史考证、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清代财政转型、概念史研究、哲学与思想、文学与诗学等多个专题,聚焦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义理、考据、词章并重,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