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高原高山地区特殊的环境出发,基于当地微气候研究羌族传统村落环境和建筑环境,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将羌族建筑与村落环境结合研究,相互支持,互为作用,形成严密的研究结果,使得该书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目前,从场所微气候来系统分析羌族传统人居环境的研究较少,本书从该方向分析羌族村落环境发展历史以及形成的各种建筑形式。
本书在农业农村部和乡村振兴局指导下,由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负责出版,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智库报告之一。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为总报告,分为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测度和评价、成就与展望两个部分。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指数,对中国31个省及典型代表地级行政区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进行评价,包括农村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磁环境效应试验技术。全书共7章,主要包括传输式电磁环境试验系统与效应试验方法、辐射式电磁环境试验系统与效应试验方法、电波混响室试验系统与效应试验方法、基于十扰概率统计特性的混响室测试方法、差模定向注入效应试验方法、大电流注入等效辐照效应试验方法和强电磁脉冲试验系统与效应试验方法。本书可供从事电磁环
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正在加速凸显,国际社会围绕气候变化治理的博弈也日益加剧,全球气候治理步入系统性转型时代。基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11年)所提出的“治理”概念,营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也是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把握碳中和背景下全球绿色工业革命机遇的重点。本书首先
《空间辐射生物学》深入探讨了空间环境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本书全面介绍了空间电离辐射环境、测量方法、生物学效应、健康风险、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以及载人航天中的辐射防护等重要内容。首先,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对空间电离辐射环境的详细介绍。通过深入分析空间环境中的辐射背景,读者将获得对空间极端环境的清晰认识,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奠定基础。
本教材共分为八章,第1章、第2章和第3章均为经济学研究方法,分别介绍了动态演化博弈、IV工具变量和DID方法;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均为管理学研究方法,分别介绍了DEA、LMDI、全生命周期和投入产出法;第8章为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研究方法,重点介绍卫星数据的加工。
全国来看,2015-202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明显跃升、社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资源环境状况总体提升、消耗排放控制成效突出、治理保护效果逐步显现。202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保持较强发展动力,但中国在资源环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治理水平。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位居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市、上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乡村现状,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对人居环境的现实要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内外兼修、软硬兼施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维持美丽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描述,分析当今社会存在的环境问题,系统介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与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与措施,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提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详细论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环境伦理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本书首先介绍了遥感地表温度数据时空融合和降尺度方法;然后阐述了遥感数据应用于城市热岛效应年际及季节性变化分析的方法;之后详细描述了城市土地覆盖组分、构型、二三维形态特征与热环境关系分析的研究实例;最后论述了量化绿色空间降温效应、评估高温热浪灾害风险的理论方法和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