铼-锇(Re-Os)同位素技术可用于确定烃源岩沉积年龄、石油及天然气生成时间和进行油源示踪,在含油气系统研究和油气勘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介绍Re-Os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Re-Os同位素在烃源岩、原油和沥青中的赋存状态和地球化学行为,Re-Os同位素技术应用于油气成藏定年和烃源岩示踪的测试方法、实验流程、数
大陆克拉通的形成、演化及破坏的过程,是经典板块构造理论的盲点,也是现代地球科学的前沿科学主题。华北克拉通的陆壳物质始现于38亿年前,最终克拉通化完成于18亿年前,此后经历了十多亿年的稳定地台阶段,至中生代其东部整体经历克拉通破坏;相关地质记录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为全球十余个典型克拉通所仅见。北京北部的燕山地区,是上述地质记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保存了地球上最完整的造山带,是地质学家研究大陆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在西藏的南部地区,主要出露有冈底斯岩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特提斯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等地质单元,记录了包括新特提斯洋扩张形成与俯冲消亡、岛弧岩浆作用与大陆增生、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乃至高原隆升等一系列地质过
本书以地热开采利用、压缩空气含水层储能、CO2地质封存为例,描述数值模拟技术在地质能源清洁利用、能源储存、环境保护(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在简单介绍基础理论知识、研究现状、TOUGH软件的基础上,重点详细分析和描述实际模拟案例的建模过程与结果分析。
天津市蓟州区元古宇地层与沉积野外考察指导书
岩浆岩与变质岩简明教程(第二版·富媒体)
张国伟院士从事地质科研和教学工作60余年,发表论文300多篇。作者从中精选了很能代表其学术思想,并反映其学术思想发展轨迹的论文80篇。其中,中文56篇,英文24篇。选集分上下册,总计约170万字。文章按内容分类编排,分为大陆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大陆地质与大陆动力学、地质教育四部分;每部分按论文发表时间早晚、先中文后英
本书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为研究对象,系统进行了奥陶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分析,提出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条件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研究了以层序为单元的沉积相特征,采用单因素定量分析方法编制了岩相古地理工业图件,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奥陶系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梳理出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沉积
本书按照前南华纪、南华纪至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至新生代等四个构造阶段,对西北地区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等岩石构造组合和大型变形构造特征综合研究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和1/150万露头“时代-岩石构造组合-构造环境”表达编图,按照陆块(群)、板块构造、陆内盆山系统,分别划分了四个构造
扬子与华夏陆块拼合、碰撞时限及方式是华南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湘桂地区处于两大块体过渡区域,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沉积类型复杂,连续的沉积记录为从地层学角度认识这一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思路。本书从新元古代不同相区典型剖面沉积相、沉积物源、重要构造界面等方面对比分析入手,以亲扬子型物源和亲华夏型物源转换界面为突破点,揭示亲华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