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两篇,上篇“发展历程”包括先秦时期中国地名学特征、两汉时期中国地名学的奠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贡献、唐代的地名学成就等内容;下篇“纵论古今”包括省级政区通名改革研究(上)——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省级政区通名改革研究(中)——中国“直辖市”通名改革研究、省级政区通名改革研究(下)——中国“自治区”宜改名“
本书是高职院校测量专业基础课教材,主要介绍GNSS系统、GPS卫星定位技术发展过程及GPS卫星测量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GPS卫星测量定位原理与误差来源,GPS测量技术设计,GPS测量的野外作业实施,GPS测量数据处理,GPS-RTK测量技术,GPS-RTK工程放样及CORS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本教材阐述了GIS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前景,GIS工程应当从数据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必要性,GIS工程的发展方向;GIS软件工程和数据工程的设计原理、方法与规范等;重点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并结合GIS工程的特点,详细阐述GIS数据工程和GIS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GIS工程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简要介绍几个
中华之兴衰所系,亦为地图之生死所劫。正所谓欲解中华沧桑史,须看《地图生死劫》。本书以中国历朝历代历史进程为轴,根据历代王朝更迭和帝王传承体系,撷取与地图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史籍记载并详加考证,逐一甄别舍取,以拒绝戏说、臆想的严肃创作理念,力求高度还原中国地图发展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配以相关的珍稀古图和历朝版图
本书讲述了地图制图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本书系修订版,重点对地图数学基础章节进行了重编,其他章节内容进行了局部更新,进一步规范的了地图的使用,更新了国产遥感卫星的数据以及最新的行业规范和规程。全书共分两篇,第一篇为地图基础理论,包括地图认识、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符号与地图内容表示、地图概括、地图成图方法;第二篇为地图制图
本教程内容分为十三个实验,主要包括SuperMapiDesktop入门操作、空间数据源创建、栅格数据矢量化、属性表操作、空间数据编辑、空间数据转换与处理、专题图制作、地图符号制作、排版出图、矢量数据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三维数据显示与分析、综合案例分析等部分。全书以GIS技术方法、应用实例、实习操作为主线,以空间
本书综合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知识,结合团队积累的研究案例,对高性能时空计算的理论、方法进行总结和凝练,可以指导海量时空数据处理、分析、挖掘等具体实践。全书共9章。第1章阐述高性能时空计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通用流程、评价方法等;第3~5章分别介绍多核、集群、众核环境下的时空分析算法
本书从全球视角进入古老的地图世界,用精美的插图和丰富的细节,重新点燃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从石器时代人类用以记录位置等信息的神秘符号到谷歌地图的常用导航,作者托马斯·伯格向我们讲述了特殊符号、中世纪神学地图、托勒密地图、航空摄影、谷歌地图等一个个迷人而生动的、有关“地图”进化的故事。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有远见卓识的地理
作者从事载人航天工程建设15年后,又作为中国科学院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从事北斗三号系统建设10年。本书是作者近25年航天工程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区别于以往分系统的概念,本书提出了功能链设计理念,在简化系统结构、提高功能密度以及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固有可靠性。针对北斗三号研制初期面临的诸多技术瓶颈和关键技
北斗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混合星座、星间链路等诸多创新技术,实现了国际先进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能力。《BR》本书主要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各业务处理的原理及方法。全书分为9章,分别介绍了时间同步、精密定轨、星历拟合、电离层建模、星基增强等导航系统业务处理以及用户应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