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数字消费金融的理论内涵、中国数字消费金融发展简史、数字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数字消费金融的模式与机理、数字消费金融与金融科技、数字消费金融与资本市场、数字消费金融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等。
本书内容包括:2005年:中国信用债元年、2006年:第一次直面信用债风险事件、2007年:波澜不惊的信用债、2008年:中期票据生逢其时、2009年:中期票据生逢其时、2010年:信用债的利率风险等。
本书为了汇集校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研究院搭建了开放的协同研究平台。自2015年起,结合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研究院自设课题的研究。自设课题由研究院专家团队和研究院学术委员提出建议、并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审定后对外发布、公开招标,支持校内外的优秀研究团队围绕研究院精心筛选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本期挑选
本书收录了《当前经济运行周期下的投资时钟》《中国银行业面临资源配置调整和去杠杆化挑战》《供给侧改革有望改善资产荒》《负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及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启示》等文章。
本书从商科类专业需求出发,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业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全书共分为6个项目,分别是区块链金融基础、区块链在传统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区块链在数字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区块链在证券业务中的应用、区块链在保险业务中的应用和区块链金融的未来。
本书在阐述各税种会计时,其确认、计量与申报均是以我国现行税收法规为准,其会计记录则体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混合”。本书主要讲述了税务会计概论、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营业税会计、资源税会计、土地增值税会计等内容。
本书从法非关系的角度完整梳理了非洲法郎70多年的发展历史,揭示了法国在非洲法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以及法非特殊关系的演变过程,分别追溯了法国在非洲殖民地推广法国货币的历史,非洲法郎体系的独特之处,法国在法郎区机构中的存在以及在过去三十年中法国对非洲法郎重大变化的干预方式等具体内容。
本书在总结、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完整分析框架,检验了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同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积极关系及路径,并聚焦于如何提升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质量,积极回应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闭环化趋势。
本书聚焦于深耕本土的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梳理其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探讨该行经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记录一个又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精彩故事,回顾其从全省后进农信社到全国标杆银行的蝶变历程,展现湖南农信近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普惠金融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
本书在分析金融开放影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非平衡增长机制基础上,建立非平衡增长两部门模型和DSGE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开放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非平衡增长的影响,然后通过宏观和微观实证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并实证考察了金融开放引起两类经济非平衡增长的路径,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金融开放通过影响行业资本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