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梅林珍藏的中国玻璃画中的精品,主要分为3类:描绘通俗文学、民间传说及戏曲场景的作品;吉祥清供为主题的作品;以及美人图等玻璃画精品。向读者展示了清末民初中国玻璃画的技艺手法与主要呈现主题,从而把鲜为人知的这种绘画形式介绍给大众,使其可以窥探19世纪末至20世纪时的人们的想象力与美学观,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
本书是成都大学“2022中国?成都传统工艺高峰论坛”的学术论文合辑,由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罗徕院长主编。本书旨在弘扬中华传统工艺的艺术本体特征、创作理念以及转化发展等侧重点的理论性学术研究成果。本书研究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大致可以分为陶瓷艺术、传统绘画、织造服饰、竹编木雕、工艺美术教育、以及综合研究等相应类别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上海美术学院设计学高原项目的成果,以论文集的形式汇编,体现上海美术学院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研究。内容分为5个板块,玻璃、陶瓷、首饰金工、漆艺和纤维,从不同的材料研究出发,对当代院校手工艺的创作和理论进行了探讨。重点读者为高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工艺美术方面的师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对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将提供重要的资
本书分为广告设计与制作、编辑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信息设计与制作四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标志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标签设计与制作、徽章设计与制作等。
本书以“条纹”为主题,讨论了这一图案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意义,从早期的服饰图样,到后来的家具装饰和人行横道斑马线等,条纹图案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象征意义也从恶魔的象征、下等人民的标志等转变为流行时尚的符号,代表着自由、快乐和活泼。在中世纪,条纹尤其是无序的代名词,进入近现代社会,随着文化背景的转变,在日常生活中,
本书共八章,包括玩转泥团、巧搭泥条、多变泥板、趣味模具、炫舞拉坯、巧妙装饰、创意无限、佳作欣赏等内容。
本书中呈现了金炳律、岛田文雄等国际陶艺家的陶瓷艺术作品及相关研究文章。聚焦陶瓷艺术教育,通过交流促进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创建一个开放、相融、平等、多元的国际化艺术创作与学术交流的平台。本书是依托于ISCAEE国际学会创立的系列丛书的第三本。前两本在社会和陶瓷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是一本关于研究和论述宋代瓷器建盏的入门读物。作为中国造物智慧代表性的瓷器,一直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同和喜爱,建窑的黑釉瓷器,尤其是建盏,其中的曜变、兔毫、油滴、玳瑁等多样性工艺和釉料的运用创造,无疑丰富了宋代瓷器的种类,对于釉彩工艺和材料学的探究,贡献非凡,也为后世中国陶瓷釉料的改进和创制,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本书从
装饰图案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本书共设计了7个课题章节,以现代装饰图案的分类和艺术特点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中外经典的装饰图案、艺术家及作品,通过装饰图案形式原理法则、造型特征及表现技法、装饰图案的经典组织结构的特点及运用方法,装饰图案的色彩搭配,以及装饰图案课题设计及优秀学生作品示范。全书以现代装饰图案为基础,突出
瓷器行业是中国古代的高科技产业。这本书说的是公元1004年到1930年,这近1000年来景德镇瓷业发展的故事。作者的构思很巧,用10个瓷片、10个片段,串起了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兴衰。但是这个方法的寓意又很深,因为只有打破审美观念的叙事,我们才能窥见更深层的规律。当您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天青、冬青、粉青、梅子青……”,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