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与徐冬元主编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4版)(以下称主教材)配套使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顺利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本书的编排顺序与主教材一致,主要内容包含入门指导、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和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矫正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及数控车床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以满足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加工基础、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盘套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槽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螺纹类零件的
本书以培养学生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加工能力为核心,以“国家双高”建设为依托,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引入企业典型工作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任务与驱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对应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设置了11个训练项目。全书的11个训练项目,分别是数控加工基础、数控编程基础、轴关零件的车削加工、盘套类零件的车削加
本书共3个模块:模块1为钳工操作,内容包括钳工入门知识、测量、划线、锯割、锉削、錾削、孔加工、攻螺纹和套螺纹、研磨和刮削、综合训练;模块2为焊接操作,内容包括焊接入门知识、手工焊条电弧焊、焊接质量检验;模块3为能力拓展,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知识、钳工技能拓展。
本书是对数控机床误差测量、建模和补偿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系统性总结,内容包括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的概念、步骤,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数控机床误差及其形成机理,机床误差综合数学模型(包括五轴机床在内的典型数控机床的统一数学模型),数控机床误差检测技术,数控机床误差元素建模技术,数控机床误差实时补偿控制及其系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了h-BN系核壳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设计方法,并开发了多种包覆式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h-BN系核壳自润滑陶瓷刀具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研究,并对h-BN系核壳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特性、切削性能以及相应的减摩耐磨机理的研究与分析。
本书共分为10章,涉及中厚板生产的全流程,其中轧制、矫直、剪切等岗位加入虚拟仿真实训,为学生提供实训技能训练。书中配套了丰富的教学微视频、案例资料、测试题、多媒体课件、实训实习等资源,不仅方便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也可满足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金属压力加工、智能轧钢技术、材料成型及
本书详细介绍了焊接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对电弧焊、铝热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气电焊、激光焊、摩擦焊、爆炸焊等焊接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技术标准进行了总结和阐述,重点阐述了当代焊接技术的绿色发展之路,以及实现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环境的绿色技术。本书作为焊接技术的集大成者,充分反映了环保、清洁、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
本书主要研究了无损检测的概念与原理,针对其射线检测、超声监测、渗透检修、磁粉检测以及漩涡检测展开概述,并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本书共九个项目,内容包括:车床认知、车削基础知识、端面和外圆的车削、孔类工件的车削、切断和切槽、圆锥面的车削、螺纹的车削、成型面的车削、综合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