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国故论衡》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小学,共十一篇,讨论语言、音韵问题,大抵根据声韵转变的规律,上探语源,下明流变,考证详核。中卷论文学,共七篇,首论文学界说,以为“有文字著于竹帛”皆属于“文”的范围。亦述历代散文、诗赋的优劣。下卷论诸子学,共九篇,通论诸子哲学的流变,于道家推崇特至,谓儒、法皆出于道家,“经国莫
本书是一部介绍我国古代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入门书。该书是蒋伯潜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学通论”课程讲稿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全书把十三部经书分为八编,每一编均以“解题”开始,对每部经典的基本知识一一作了简单介绍,其后又用大量篇幅对十三经之内容与性质作了周详而通俗的阐述,使读者即使不读原典,亦能提纲挈领,知其梗概;如阅读原典
《国学常识大讲堂》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分为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天人之学、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国学掌故、国学大师等9个篇章,涵盖了职官制度、伦理道德、文体流派、语言文字、建筑书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本书仿民国时期江侠庵编译内藤湖南著作《先秦经籍考》体例,遴选17篇有代表性的日本秦汉魏晋南北朝经学研究论作进行翻译。
本书是探索传统国学走向现代化的论文结集,主要是通过深入研究传统国学,对其进行现代阐释,从中吸收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精华,同时学习世界其他民族学术、文化的长处,把旧国学发展为新国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殿堂。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出版项目——《中国古籍珍本丛刊》系列之一种,收录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珍本古籍八十种,其中经部文献十九种,包括《新刊周易纂言集注》《象考疣言》等;史部文献二十种,包括《新刊通鑑集要歷代帝王》《云南戎事志》等;子部文献七种,包括《大學演義補編述》等;集部文献三十四种,包括《金二木詩集》《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绵延久远,国学作为集大成者,浓缩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国学知识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理、行为乃至娱乐等。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及简洁流畅的表达方式,对我国的国学常识、国学典籍、国学思想、国学典故、国粹、国学大师等六个方面逐
《图解国学精粹》分为蒙学篇、经学篇、史学篇、诸子百家、集篇,收录古代文化经典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并设置注释和译文等栏目,将国学经典中精华的思想传递给读者。数百幅精美插图,包括人物画像、历代名画、历史遗迹等。图文结合,将国学典籍具象化,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全新的视角、简明的体例、注重文化底蕴和现
《彩图全解五经》精选“五经”书中的精彩部分,并附精彩译文和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吸收圣贤的智慧,领悟国学的无穷魅力。“五经”是儒家经典书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是一所屹立百年的高等学府,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以来,她见证了中国近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北大的国学课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早期的北大涌现出的杰出人物有蔡元培、胡适等一大批国学大师,这些人是北大的先驱,也是北大精神的奠基者。 但是,如果大师们的智慧闪光仅仅局限于北大讲堂,对于社会将是一件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