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鉴是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编撰的官方出版物,共分为3章。第1章总结了2019年我国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时空分布及气候态差异特征。第2章梳理了全年34次主要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情况。第3章针对遴选出的8次重大强对流天气事件的环境背景、发展演变等信息进行了细致描述。附录给出了基于1981—2010年观测数据整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2015年以来辽宁省利用“天-空-地”多源探测资料在人工增雨概念模型与指标体系方面开展的研究及取得的进展。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辽宁省人工增雨作业典型天气系统及其影响下的云垂直结构特征,建立了人工增雨作业垂直结构模型;第2章基于探空湿度的云识别方法,深入分析了云出现频率和云垂直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特
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漫画和动画并进的形式,介绍了露、霞、雾的相关知识。包括一天中什么时候空气新鲜,霞为什么那么艳丽,雾是怎样形成的等,带领少年儿童体验奇妙的气象之旅。漫画中拟人的动物形象,符合少年儿童的喜爱标准,在观看动画和漫画的同时,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播下防灾减灾的种子,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能力。掌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系统阐述了生态气象理论知识,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青海省气象局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警、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估、生态气候服务、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等业务的现状和成就,收集和整理了青海省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的典型案例。本书是青海省气象局推进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成果和经验的梳理与总结,它可以作为各级气象部门生
本书以L波段(1型)高空气象观测系统软件(V7.0.0.20210101版)为基础撰写,全面讲述了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安装、操作、使用等方面内容,全书共分16章,包括软件的安装、高空气象观测数据处理方法、高空气象常用计算公式、测站常用参数设置、放球软件使用、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文件命名规则、文件格式等内容介
本书共有9章。首先介绍了河北省地理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了暴雨、干旱、大风、冰雹、雷电、台风、高温、低温冷冻、暴雪、大雾、龙卷及沙尘天气的特征及影响,对这些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区划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家与河北省关于加强气象灾
本书按照气候与气候变化、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天气预报技术的逻辑思路,将132篇作品划分为四个类别。在气候与气候变化部分,既有对热岛效应、华西秋雨、巴山夜雨等常见气候现象的生动阐释,也有对鲜为人知的气候秘密进行深刻揭示;在气象防灾减灾部分,从成因、形成过程、防范措施等方面,重点介绍了雷暴、冰雹、雾、霾、龙卷风等致灾天
《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20)》是中国气象局主要业务产品之一。《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20)》共分为六章,首章重点描述和分析2019年重大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第二章按灾种分析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冰雹与龙卷、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和霾、雷电、高温热浪等发生的特点、重大事例,并对
本书对1961—2020年辽宁省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天气气候事件与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因子进行了科学评估,揭示了与了辽宁省相关的大气、海洋、冰雪、陆面等六方面的基本科学事实。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低温日数减少,高温日数增加;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盘锦芦苇湿地面积增加;由于气候变暖,旱柳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
本书全方位展示近年来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清晰凝练气象防灾减灾理念发展和工作思路,集中展现气象防灾减灾业务技术发展成果,系统梳理气象灾害主要特征、监测预报、预警发布、风险防范、重点区域和行业气象防灾减灾以及组织责任、法规标准等体系建设进展及成效,深入挖掘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典型实践,坚持系统性、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