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刘敦桢院士讲述《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参考图册,以横向和纵向角度切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上篇讲述我国建筑类型演变规律与特征,包括一般平面、住宅、庭院、都市计划、宫殿、寺庙、陵墓、塔、石窟、牌坊、桥梁等各种建筑的演变过程;下篇讲述建筑结构单位的演变与特征,包括台基、栏杆、柱础、斗拱、雀替、门、窗、天花藻井、彩画、
本书从市场人员、产品经理、客户经理、设计师、材料员、监理、项目经理、工长、客服等不同角色与用户的真实交互场景出发,找到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场景(故事),寻求一线解决方案,并上升至顶层设计的变革和底层逻辑的打通,打造装企突破用户体验和规模效应的策略及进化模型,提炼可执行的落地战法。研究家装企业如何突破用户口碑魔咒,从关键用
本书是一本致力于介绍拉压杆模型方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的专业书籍,其主要特色是理论介绍与实例分析并举,从模型理论原理到发展历程,再到各个场景的具体实践都作了非常翔实的介绍和讲解。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拉压杆模型,包括理想塑性极限理论、拉压杆模型下限解、D区和B区等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拉压杆模型的建立过
本书12万字,近300张图片及绘图,图文并茂。文字从吊脚楼建筑的演变、吊脚楼文化传承、吊脚楼营造技艺、恩施州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保护概况、吊脚楼的故事五个部分,不同角度展示了吊脚楼历史文化演变、吊脚楼营造技艺文化、吊脚楼民居文化、吊脚楼的红色文化以及土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图片选择不同角度由文配图,取事配图,因意
从1982年北京被确定为全国di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到2005年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再到2021年修订版公布;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83版的点状保护,到2016版的全域保护,北京名城保护40年的持续努力让保护对象逐步扩大、保护手段更加多元,更让全社会对名城保护的认识不断提升。2022年,是北京列入全国首
本书收录了2000~2022年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的真题,并对真题进行仔细梳理、分类,概括考点,有助于考生对考试内容全面系统地了解。书后附有模拟试卷及答案,供读者自测和练习。本书可供参加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并对相关专业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书以闽东地区两座海港城市(宁德、福州)为对象,着眼于城市街区空间与传统民 居的组成关系,并非单纯的建筑史学研究。当然,从建筑学本体的角度看,核心问题放 在民居的空间单元及其组合关系上。通过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集中考察平面形制、 正厅大木结构类型及其演变过程,进一步通过对典型民居的类型解读和量化分析,揭示 海港城市传
本书主要内容基于原绵阳市城乡规划局(现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的绵 阳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策略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分上下两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案例入 手,分析说明了如何看待城市风貌现状问题,怎样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提升城市 形象。这些规划设计策略是在厘清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为规划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 人员提供了较为
本书属于Python土木工程计算丛书,主要介绍如何用Python编程语言开发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应用程序,以解决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的各种需要迭代计算、重复计算或不适合手算的问题,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专业知识与Python语言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典型工程实例引导读者快速入门。本书的每个项目均采用三段式结构:项目描述、项目代
本书通过借鉴系统工程论、结构振动控制、桥梁施工控制中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基于基坑时空效应与轴力作用下基坑力学场的演化问题,以土方开挖与支撑安拆为研究对象,把基坑施工过程视作动态的系统,引入系统控制论,采用理论研究、原位试验、实测分析等多种手段,建立了以基坑支护体系力学状态为目标的施工控制技术体系。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基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