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匆匆》是当代知名学者、评论家陈思和的最新文集,是他著名的《脚步集》的延续。从2009年开始逐年写一则纪事选一首诗、一篇文章,延续十二年。论文是当年作者的最高成果,纪事和诗则记录了他的生命轨迹。这本书,是一代杰出学人的记录与思考,能给读者以人文的滋养和启迪。
本期学报主要收录古代方面学术专题论文,共10篇,另有书评3篇。所论朝代也涵盖自先秦两汉至明清,论题包括《史记》、《红楼梦》、汤显祖、宋词、清词等。包括常慧琳:《先贤与厉鬼汉唐间邓艾祭祀的嬗变》、顾一心:《知我者其天乎:〈史记〉天人关系的一种理解模型》、闵丰:《变局与结局:朱祖谋宫体组词的文本内外》、许晖林:《一部伪续书
本辑包含8篇论文,内容涉及文学理论、先秦文化、明清文学,有新观点的提出、新材料的使用。其中张健先生《直觉与境界:朱光潜关于王国维境界说的诠释及对话》通过细致的辨析,论证朱光潜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改造,并由此审视从王国维到朱光潜融会中西文论与美学而自成其说,这一晚清到民国期间学术转型的重要面向;叶先闯先生《塑造中
沈兼士,近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他一生主要致力于语言文字之学的研究,继承章太炎先生语言文字学研究精神和丰厚成果,以更为开放的眼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中国语言文字学自主创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出了文字起源二元论、文字画、初期意符字、文字发展四级论、新右文说、声训论等富有开创性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编的学术论文集,本卷包含宋代诗歌研究、年谱编纂、版本考证、家族文学研究等多方面内容,涉及语言学、版本学、民俗学、海外汉学等多个领域,部分文章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本卷收录《〈保越录〉研究二题》《〈风骚轨范〉中所载宋元轶诗辑考》《集句陆游诗与陆游诗歌经
黄负生(1891-1922),原名黄凤清,出生于湖北武昌。黄负生是湖北最早的一批党员,尤其擅长宣传工作。他与陈潭秋、恽代英等密切合作,一同领导了湖北地区早期的革命工作,对湖北党、团组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一生非常短暂,但留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整理者经过多方搜集,汇集了他参加革命前后所著的诗歌、小说、散文
本书为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教辅用书,为课程授课老师的教学实践案例汇编,包含“为什么读经典”“《论语》与仁性”“《庄子》与天性”“《坛经》与悟性”“如何写(学术)论文”“《历史》与历史”“《斐多》与生命”“《审美教育书简》与审美”八讲。书中展示了授课所运用的小论文、辩论、话剧、音乐艺术、PPT等多种教学形式,
本书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集刊,其宗旨是立足人文与社会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和跨文化视野中探讨学术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范式。在本辑中,来自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中国、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社
沈鹏先生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沈鹏先生长年从事美术出版工作,同时撰写评论。40岁以后,他开始投入诗词、书法创作。本书收录沈鹏先生2019至2023年诗词80余首。散文、题跋、札记、序言等20余篇。集中体现了沈鹏先生晚年的所思所想,文笔内容涉及国内外时政、社会百态、书法
本卷收入《论人文科学的哲学基础》《言语体裁问题》《文本问题》《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复调性》等二十余篇文章及笔记。图书围绕言语体裁问题、文本问题、人文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展开讨论,主要呈现了巴赫金对于文学、哲学及美学问题的诸多思考。在阐发自己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见解的过程中,巴赫金探讨了拉伯雷、果戈里、福楼拜、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