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彬编写的《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研究》将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自传纳入“现代中国”的研究视野,详细梳理了近百年的中国作家自传的发展历程。本书从身份、叙事、主题等角度探讨了自传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笔者提出了身份预设的概念,并由此探讨了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身份预设与读者阅读期待的关系,为自传真实性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视
《可凡倾听天机一片》是上海东方电视台名牌栏目《可凡倾听》2014年访谈节目精选本,共收入陈佩秋、苏秀、吕瑞英、王安忆、蔡明、黄磊、陆毅、白岩松、水均益、撒贝宁、汤唯等29篇名人访谈。
本书以《姓韵》、《姓氏考略》、《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姓氏书籍为基础,以《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等字辞典为依据,收录古今姓氏共计15751个,其中单字姓7682个,复姓5130个,多字姓2931个,音末详姓8个。内容丰富,对每一个姓的介绍,一般分为五个部分。
翻开书卷,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们,都具有相同的命运:他们无一例外地蔑视世俗生活甜滋滋地诱惑,用他们“浪子”的身段怀抱着生命苦难的情结散步、漫游,直至终点。他们在担当着历史演变的重任的同时,亦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同类带着血腥气味的明枪暗箭。他们在自由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保持一个有尊严的
物理学家的故事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中国古代姓氏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作者:乔志霞译者:开本:16开定价:25.00页数:181印次:1ISBN号:9787504485724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王国维擅长于生活精微处探寻人生哲理。在与儿子、友人的通信中,他谈亲情、谈生计、感叹浮萍人生,但多以使人去恶为善,以成君子,以立于天地之间为目的,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走进王国维,观其人、其书、其学养、其际遇,学修身、养性、治学、处世之道。
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但他始终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其创作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和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面临的困境。但文字中渗透出的反抗精神、对光明与美好的不懈追求,是泰戈尔作品的永恒主题。品读泰戈尔的作品,我们将获得直面生活困境的勇气,习得在困境中发现美
在人生观上,叔本华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他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人的全部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而意志必然导致欲望,欲望带来的只会是痛苦。至于如何摆脱痛苦,叔本华建议或者漠不关心,或者投入音乐、诗歌、建筑等美的艺术之中。对被物质追求所累的当代人来说,叔本华关于人生的洞见,将教会我们知
荣格主张人的“个体化”,强调独立人格的重要意义。他与弗洛伊德之间从相见恨晚到分道扬镳的故事,就充分体现了荣格对实现思想和人格独立的不懈追求。虽然荣格离开我们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光景,但在社会巨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困惑、焦虑和不安丝毫不亚于荣格所处的时代。今天,我们带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重读荣格,一定能够从那些和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