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题跋(全5册)
崔如琢大观 第二卷
《大唐三藏圣教序(套装共2册)》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套装共2册)》可供书法爱好者赏析学习
本书为篆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
本书收录的老照片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期在整理文献资料时所发现的一批当时清宫留存的清末专业摄影师拍摄的摄影作品,这些老照片包括:名胜古迹、古代建筑、京张铁路沿钱等,在这些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折射中,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大变革前期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
潮剧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宋元南戏的一支,生于古潮州,曾有潮腔、潮调、潮音戏、泉潮雅调和潮州白字戏之称,流行于粤东、闽南、海南岛、港澳和台湾部分地区,并很早传播到东南亚国家,首先在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区活动,为当地人民所欢迎,自然落地生根成为国际艺术。现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都有潮剧团存在。上一
《鱼藻图》 明代缪辅绘。原作绢本,设色,纵171.3厘米,横99.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以线描晕染,鱼鳞清晰可见,游鱼可数,每条鱼形神逼肖,栩栩如生。水中藻荇漂浮,茨菇丛生,用笔工细,设色绚丽典雅。和宋代刘寀的《落花游鱼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款署:【武英殿直锦衣卫镇抚苏郡缪辅写。】钤【良佐】、【松厂】、【日近
蒲剧,发源于山西省南端的运城市古蒲州(今属永济市),也称“蒲州梆子”,解放后定名“蒲剧”。蒲州梆子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
中国木雕,历史悠远,伴随着历史的脚步,默默存在于天地之间。占人“断木为杵”、“伐木弑兽”、“剥木以战”的记载,是人类最初参与的木雕雏形。
序共5册,其中四库则三百二十八篇,附一百一十五篇,存目五百一十九篇,续修九百一十九篇,禁毁二百二十一篇,未收一百八十三篇,重见之文,并列而存,不复删除,总计二千二百八十五篇,皆能独立成章。另附引一百一十一篇。外此若诗、赞、颂、铭诸体之序引,已附原文之前,不再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