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交通史稿》是满铁为了使东北铁路突破1万公里时开始编纂的,其目的是搜集整理有关近代交通发展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性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正握并了解中国东北及其邻近地区交通事业的总体状况。本书是《满洲交通史稿》的补遗,该补遗部分资料是在满铁中心进行数字化过程中新发现的遗漏部分,内容分为四部分:海运港湾编,包括海运、
本书选取民国时期(1912-1949)编撰出版的旅游文献100余种影印出版,编排顺序先旅游指南,次名胜古迹志,次游记。旅游指南、名胜古迹和游记各以出版时间先后排序。我们挖掘整理民国时期旅游文献资料,以供研究之需,愿以此为我们国家当代旅游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交通为空间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研究的基础。本书考订唐代交通地理沿革,以区域分卷,以路线为篇,考论沿途所经之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道里远近,描绘出唐代交通的详细图景。作者穷尽历史文献,并旁征考古资料,精辨细析,既以结论为纲,又有考据为目,纲目分明,体例谨严。每篇考论成果,皆于
本书为影印版研究资料集,是《民国交通史研究资料汇编》的续辑,收录了有关交通史的资料200余种,内容包括交通学、交通史、交通年鉴、交通统计等方面,涵盖公路、河运、海运、航运等方面,全面反映了民国时期交通发展的状况,文献来源包括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等文献,按照专题进行编排,合计50册。本书是《民国交通史研究
本书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详细记录了2014至2019年中国铁路电气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记载了已建电气化铁路赣韶、张唐、敦格、兰渝、青连、连盐、九景衢、怀邵衡线,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沪昆客运专线各段、南广、大西、贵广、合福、哈齐、哈佳、成渝、宝兰、张呼、石济、京沈客运专线和济青、京张、大张高速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中国铁路的变迁史,既是一部交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时代的进步史。与千家万户联系极为密切的旅客列车,是观察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当然,也承载着无数铁路职工的酸甜苦辣。
《历代海运文献汇刊》一书将会收录历代海运方面的相关文献,包括《海运漕粮案》《海运全图》《重订江苏海运全案续编》《海运刍言》《海运诗编》等。作者将散落在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各地图书馆的零散的海运文献汇集整理到一起。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会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参考。
本书为民国旅游文献汇编的第一辑,收录了民国时期旅游文献近140种。收录的旅游文献分为三大类,一为旅游指南;二为名胜古迹介绍;三为游记和旅行记。民国时期旅游文献具有珍贵的价值。它直观的展示了民国时期旅游业涉及的范围:地理、交通、实业、公共处所、礼俗方言、宗教、法规、食宿游览、名胜古迹等,保留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
本次整理以图书资料以及各政府机构、铁路运营部门发布的内部资料为主,收入民国时期铁路史料108种,时间跨度为1912-1946年。内容上分为全国铁路史料和地方各线铁路史料两大部分,主要涵盖铁路各项管理制度、客货运输的运营资料、各铁路线路的统计资料、总结报告资料以及多条铁路线路旅行指南等。
双屿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和主要平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尤其是两宋以降,它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十分繁盛;双屿港在东西洋文化交流方面,所以一直为学术界所重视。然而,由于征引文献的局限,关注角度的不同,学术成长仍有较大的诠释与提升空间。为此,编者精心组织了国内外一批致力于双屿港研究的专家学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