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端正严谨,发挥了极高的书法水平,且有多条跋语交待原委始末;又经沈曾植、朱祖谋先后校订,兼具誊清稿本和付刊底本性质,是一部重要的近代诗学实物文献,也是汇聚三位宗匠学人墨迹的法书秘籍。手稿经龙榆生收藏,后归上海图书馆,多年来罕为人知,实为憾事。此次本社以原色原大影印、宣纸线装的形式出版,王国维、沈曾植、朱祖谋圈点批画痕
《中华书法大字海(全五册)》是一部大型书法艺术工具书,是对中国历代书法艺术书写的总结性成果。本书编撰注重体系性、历史性、经典性与实用性,汇集了从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秦汉简牍帛书、汉代碑刻隶书到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历代书法名家的传世楷书、行书、章草、今草及碑刻、造像题字等历代经典单字
江户时期的日本,在吸收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技法的基础上,又在西方博物画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江户博物画”。其中,关于“花”的绘画是江户博物画的重要门类。本丛书遴选日本大师级人物的花类绘画,如下:樱井绚绘《花谱》、坂本浩然绘《樱花谱》、广濑花隐绘《花隐樱花帖》、松平定信绘《浴恩春秋两园樱花谱》、绘者佚名的《牡丹花谱》
日本四面环海,多江河湖泊,日本绘画素材中自然少不了名目繁多五颜六色的鱼类,因此鱼类绘画是江户博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遴选“江户博物画”中具有代表性的鱼类绘画作品,均出自当时的绘画大师,因此整理汇编出版为《日本大师彩绘鱼类谱》(下称“本丛书”),共计十大册,内容如下:第一册收录江户时期著名博物画家毛利梅园绘《梅园鱼品图正
贝类在古代日本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也反应在了日本绘画艺术中,因此贝类绘画也构成了江户博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户博物画中的贝类绘画图文并茂、色彩纷呈、绘制精细,堪称美术作品和文献著作中的瑰宝,加之多为写绘本,流传不广,因而已成珍贵的文化遗产。鉴于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现遴选“江户博物画”中的代表之作—
江户时期的日本在吸收中国山水花鸟画技法的基础上,又在西方博物画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江户博物画”,期中鸟类绘画是重要门类。 现选日本大师级人物的鸟类绘画如下:牧野贞干画《鸟类写生图》和《写生遗编鸟之类》;毛利梅园画《梅园禽谱》;水谷丰文画《丰文禽谱》;增山雪斋画《百鸟图》等。所选绘画有些虽不都是大师级人类所绘,
十八、十九世纪的博物画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艺术与科学的一次完美融合。本书以“鸟类”为专题,集合多部具有代表性的欧美大师的博物画作,包括奥杜邦的《美洲鸟类》、斯图德尔的《北美鸟类》、埃利奥特的《野鸡雉科图鉴》、特明克的《彩绘鸟类版画新集》、马丁内特的《鸟类学》、古尔德的《亚洲鸟类》等,涉及的鸟类绘画作品约2000幅,分十
日本在1928年至1930年出版《世界美术全集》三十六卷(后又出版别卷十八卷)。本全集由日本平凡社发起编纂,参与编辑者有伊东忠太、关野贞、和田三造等数十位日本艺术界名流,收录作品近五千件,时间跨度为史前时代至近现代,为东西方各时期绘画、雕刻、建筑、工艺四大门类重要作品,体现东西方艺术派别之特点,世界美术史之嬗递。本全集
江户时期的日本在吸收中国山水花鸟画技法的基础上,又在西方博物画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江户博物画”,至今在博物、本草和绘画中仍有一定价值。毛利梅园的植物画在江户博物画中具有代表性地位。毛利梅园(1789-1851),本名元寿,别号梅园、写生斋等,生于江户筑地,是日本德川幕府御书院官员、博物学者。江户时代的博物画多是
《书道全集》初版于昭和五年(1931年),日本平凡社下中弥三郞主持出版,在日本对书法文化承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后又有昭和二九年(1954年)、昭和四十年(1976年)两种版本,三种版本重印共二十余次。之后的书法书籍多以此书为标杆。《书道全集》初版,中国部分比例较大,后出版本相对初版都压缩了中国部分一定篇幅。本次出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