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日本平板印刷出版《昭和法帖大系》,线装十五册,分楷书篇三册、行书篇五册、章草篇一册、草书篇六册,辑录两晋至唐几乎所有书法名家的法帖,据中国古代各丛帖或日本藏家原迹影印而成,收录诸多藏于日本珍稀版本法帖,如“三井本十七帖”“上野本十七帖”“宋拓阁帖中村克斋氏藏本”等。 本次出版以一九四一年版《昭和法帖大系》底
日本画自唐代到明清受中国画的影响都极大,最初称为“汉画”,明治维新后才正式引入了日本画的概念。日本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陆续出版《日本画大成》,每册收录百余幅日本画作品,木板套色、珂罗版及平板印刷。前18册主要按门派分卷,如大和绘、北宗派、狩野派、光琳派、南宗派、圆山派、四条派、佛画、浮世绘等。第19册为落款印譜、第20册为
本书共八大部分,分别为集珍、集萃、齐白石、黄胄、启功、赵朴初、于非闇、周思聪。涵盖了二十世纪中国画坛诸多艺术名家的书画作品,经多方收集编辑成册。在书画百余年间的发展中,中国书画艺术家融入、吸收西方绘画元素,进行了具有明显迭代性和多元化的绘画实践和创新拓展。中国书画界普遍认可的有五大画派,分别是京津画派、海派(海上画派)
本书共分十册,影印出版,实际上可算是《艺风》专辑。《艺风》于1933年1月1日创刊,1937年3月终刊,由杭州艺风杂志社编辑,上海嘤嘤书屋出版,十六开,刊名由岭南艺术家高剑父题写。《艺风》月刊是以刊登艺术作品与研究艺术理论爲主体,融合文学、民俗、新闻、摄影、译文等内容的综合性读物。该刊由两度赴法留学的孙福熙(1898-
中国历代名家名品典藏系列旨在用宣纸彩印工艺真实地还原名家名品得艺术神韵,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典藏价值。本书为线装本,一函两册。收录黄潘天寿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真实还原作品原貌,使读者能确实感受到名家的艺术魅力。潘天寿远承五代两宋董、巨、马、夏及元代吴仲圭、方方壶,近法石溪、八大、石涛及吴昌硕诸家,取精用宏,博采众长
本书是一部迄今为止发现的用古老形态记录民歌的歌曲,它集中了壮族民歌的精华。该书用剪纸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用次语、壮文、英文出版后,将是重要的宣传推广地方民族文化图书,是剪纸学习参考用书,并成为全国壮族文化研究者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为剪纸艺术研究提供生动的参照,是剪纸和国家级非物
新钢基共十册,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分别对应钢琴考级的十个级别。每一册曲目按练习曲复调奏鸣曲外国乐曲中国乐曲五个类别排序。每一类别含中外作曲家作品4~15首,全套书共295首。每首作品的乐谱之后都有一页文字,以曲式结构演奏提示音乐知识三个板块呈现,另有随机出现的好书推荐板块。个别作品还特设一页拓展练习板块,包含技巧训练或钢
本作品集由朱关田先生题写书名,陈启元先生作序,是书法家黄彭新十年学书的总结。书中包含了一百余件黄彭新临摹的著名碑帖和以楷书、行书、隶书、草书创作的作品,还有作者以隶书和章草等创作的以唐诗内容的作品。作者十年前从零基础开始跟随陈启元先生学习书法,其间多次临摹了东汉隶书、章草《月仪帖》等,还通临了《圣教序》《郑文公碑》等经
本书刊载了作者近20年来收藏的420多方印石。全书按照一印一面的方式编排,包含了篆刻家名称、头像、印石材质、尺寸、印蜕和边款的墨拓效果图。前400方印石主要由西泠印社百名名家篆刻,每人篆刻的数量不一,少则一方,多则十六方;后二十余方由悟石斋的篆刻家好友创作。印风为各人的代表风格,相比一般的印谱,更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本次整理编辑《故宫》月刊、《故宫周刊》、《故宫旬刊》中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扇面作品,高清扫描、原大四色印刷。这三种杂志,近年虽被其他出版影印过,但原版本由八开缩小为十六开且黑白印刷,基本失去书画文献应有的价值。本次整理出版满足广大专业学者的需要,方便图书馆和相关爱好者收藏、鉴赏、临摹、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