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社会背景的变迁及其对戏剧领域的影响,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起讫时间分别为“1949-1962”“1963-1976”“1977-1999”“2000-2018”。
《中国音乐大典·音像编》是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大典系列的一部分,计划收录约16万笔传统音乐作品的音像信息,并将其基本信息编目成册。传统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丛书将按照传统音乐的音乐形态特点,分成戏曲、民歌、曲艺、舞蹈音乐、器乐和仪式音乐六卷。本丛书音像信息的搜集不仅涵盖了过
本书是一部以海洋和海洋生物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汇集了摄影师岳鸿军多年来拍摄的优秀海洋摄影作品,在向读者展现神奇而美丽的海洋世界的同时,也是为了唤起公众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促进人与海洋生物和谐相处。本书收入了水下摄影师岳鸿军拍摄于水下的摄影作品。
河南大调曲子起源于明清俗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民间曲种之一。它不仅在乐制体系、音乐风格以及审美观念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还因其所保留的大量曲牌,堪称研究中国古代曲艺史和音乐史的“活化石”。作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项目,对河南大调曲子进行抢救、汇编、整理出版,是扎根民间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
《清代宫廷戏曲编年史》以清代宫廷戏曲为研究对象,内容 涉及戏曲文本、礼乐制度、舞台艺术、作家、演员、观众接受、 改编流变等诸要素。本书采用编年史的著述体例,从整体上梳理 了自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至逊帝溥仪离宫(1924年)近 三百年间宫廷演剧活动资料,将清代重大的礼乐、文化、政治、 文学事件与宫廷戏曲
本套书包括:新黔风·寻迹山河:刘一意、新黔风·寻迹山河:李雨桓、新黔风·寻迹山河:袁海、新黔风·寻迹山河:傅斌、新黔风·寻迹山河:王锦霞、新黔风·寻迹山河:王富红、新黔风·寻迹山河:赵晓林、新黔风·寻迹山河:马畅、新黔风·寻迹山河:夏仕勇。
本书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扩编项目之《明画全集》第十六卷嘉兴画派卷的第二册,内容一仍“大系”原有体例,分为“图版”“作品说明”“参考文献”“索引”四个板块。“图版”共收录海内外博物馆藏嘉兴画派画家项圣谟、陈嘉言等的绘画作品近48件,各有全图和局部图若干,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各位画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全貌及经典作品:各作品内
《中国画院志》的编撰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起动的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之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研究工程。中国自隋唐起有宫廷画家,五代有皇家画院雏形,到宋代建立宫廷画院,南宋为画院发展的鼎盛期,为中国画留下大批不朽名作,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座高峰。此后的元明清,画院或类似机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按粤剧表演艺术涵盖的不同内容和艺术特点,分为做打卷、唱念卷、音乐卷、剧目卷、舞美卷,本书稿为舞美卷。在总体设计上,舞美卷延续已出版的三卷样式。舞美,即舞台美术,涉及舞台演出过程中所需要的化妆、服装、效果、道具、布景、灯光等内容。书稿共分5个篇章,系统梳理回溯和介绍了粤剧艺术百年以来常用的化妆头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