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基共十册,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分别对应钢琴考级的十个级别。每一册曲目按练习曲复调奏鸣曲外国乐曲中国乐曲五个类别排序。每一类别含中外作曲家作品4~15首,全套书共295首。每首作品的乐谱之后都有一页文字,以曲式结构演奏提示音乐知识三个板块呈现,另有随机出现的好书推荐板块。个别作品还特设一页拓展练习板块,包含技巧训练或钢
本书包括弓与左手手指独立性的练习、三读练习中被忽视的步骤两部分,帮助小提琴演奏者提高演奏技巧水平。
本书内容讲述:中国古代类书蕴藏着丰饶的文献资料,不必说文、史、哲等传统的人文学科知识,即使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研究也多取材于类书,就连古代科学技术的史料在类书中也俯拾皆是。然而总的来说,学界对类书的开掘是远远不够的,除学者习惯于轻视的原因之外,也与类书文献的整体状况有关。一方面,许多著名的类书由于篇帙浩繁、整理
《中国民族音乐参考资料辑录》(全七卷)始于1960年音乐研究所内部刊印的为给全国各艺术院校提供教材而专门整理、编辑的《民间歌曲》《城市小调》《古代歌曲》《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音乐》《说唱音乐曲种介绍》《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中国现代音乐家论民族音乐》10种民族音乐参考资料,其内容的最大部分是曲谱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开始前往全国各地成百上千个角落,对留存在当地人们生活中的各类传统音乐进行考察研究与描述记录。其中,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诸位前辈为代表,如杨荫浏、曹安和、简其华、毛继增、潘怀素、查阜西、杨大钧、王迪等。以杨荫浏为代表的学者所做的一系列民间音乐采访工作,不但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
本書的出版,特別得益於浦城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也有賴於該縣文化部門的傾力付出。浦城縣將縣圖書館古琴藏書中重要的古籍整理甄選,彙編刊行,以爲天下琴人所用,這是利在當代、惠及後世的無私之舉,實乃功德無量。爲保證影印出版的質量,浦城縣特意派專人護送琴譜赴京掃描。在本書出版過程中,浦城縣各界人士熱心參與、共襄盛事,有
关迺忠先生周游世界,经历丰富,是一位高产的作曲家。除了大量的经典原创作品以外,关迺忠先生的编曲作品也是其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关迺忠编曲作品集》收录了作者关迺忠多年来所改编的民乐合奏曲,其中不乏我们所熟知的《几内亚舞曲》《绿岛小夜曲》《浏阳河》《友谊地久天长》《甜蜜蜜》《上海滩》《铃儿响叮当》《今夜无人入睡
本书稿系昆曲历史上重要的宫谱,由清代苏州人叶堂订谱,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全书分正集、续集、外集、补遗等共计24卷,包括《琵琶记》《长生殿》《金锁记》《铁冠图》等剧目的349出散折以及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的全谱、王实甫《西厢记》全谱。书稿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乾隆版为底本,著录工
本书共有八十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西域地区的原始乐舞艺术、西域出土文物中的竖箜篌艺术、西域地区原始乐舞中的服饰艺术、西域羌笛的历史考察、西域匈奴的音乐艺术、西域和亲文化中的音乐艺术、西域“摩诃兜勒”之迹等。
本书主要内容为丝绸之路上的古代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共10卷,3000幅图。分卷如下:卷一为《美索不达米亚音乐艺术》,卷二为《古代埃及音乐艺术》,卷三为《古代印度音乐艺术》,卷四至卷十为《古代西域音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