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汪经昌手抄昆曲曲谱,由其学生陈安娜女士编辑整理。收录了汪经昌先生抄录的十五出折子戏曲谱,有《琵琶记》《还魂记》《西厢记》《长生殿》《渔家乐》《孽海记》等名剧名段。另外还收录了汪经昌先生撰写的《吴梅生平及学术研究》,以及为《蓬瀛曲集》作的序。
文献影印。为“近代文艺史研究资料丛刊”之一种,收录了有关近代音乐史的研究资料近百种,内容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教材、音乐史、乐理学、歌谱、音乐教育、音乐期刊等方面,文献来源包括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等文献,按照专题进行编排。这些资料对于当时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且印刷量较少,很多都是
《陈旸〈乐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书稿整体质量较高,《乐书》是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陈旸为秘书省正字时所进。全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训议》,卷一至卷九十五,摘录《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10种经书中有关音乐的章节,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有92床古琴,从收藏数量与年代跨度上,在国内均首屈一指。上自唐宋,下延明清,另有部分年代待考琴或改良琴。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对馆藏古琴进行了一系列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本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图录,即从馆藏古琴中遴选50件保存状况较好,且在年代、琴式、类型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琴
《中国音乐大典》是迄今为止中国音乐资源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套集权威性、集成性、数字化、立体化为总汇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浩瀚建设工程,以探索中国乐派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艺术实践与理论依据。不仅展现出中国音乐学者的音乐思想和学术认知水平,而且概括了中国音乐和音乐生活的独特特性和历史发展轨迹,此次出版工作只呈现分类和目录。“
本书收录了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诸位新老秦腔名家的演唱曲谱,大多是广大秦腔爱好者喜闻乐见的、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
《遏云阁曲谱》由清代王锡纯辑,苏州曲师李秀云拍正。共收录18种传奇中的87出折子戏(《开场》除外),包括《琵琶记》《长生殿》《绣襦记》《邯郸梦》《南柯梦》《牡丹亭》《紫钗记》《幽闺记》《水浒记》《西厢记》《孽海记》《西楼记》《玉簪记》《疗妒羹》《双红记》《慈悲愿》《四声猿》《精忠记》等。此次整理出版所依据版本为著易堂仿
古琴位列中国古代文人四艺之首,是历史很悠久的拨弦乐器。2003年,随着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认可。《大还阁琴谱》又名《青山琴谱》,明代徐上瀛(青山)辑,经弟子夏溥编纂为《大还阁琴谱》,刊行于清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
古琴位列中国古代文人四艺之首,是历史很悠久的拨弦乐器。《五知斋琴谱》是清代以来流传很广的古琴谱。清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雍正二年成书。共八卷。所收三十三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作者加工之处及评语。后记也较有特点,从中可了解作者对作品的独到了解。此谱为广陵派重要琴谱。
《琴谱正传(套装共6本)》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六(一五四七)年。初编者为黄献,原收四十二首琴曲,十五年后徐门琴人杨嘉森又增为七十一曲,名为《琴谱正传(套装共6本)》,与《梧冈琴谱》是现存早的徐门琴谱。《琴谱正传(套装共6本)》曲目之下多注有出处。如《樵歌》题下注着:“敏仲作,一名《归樵》。秋山、晓山二十翁屡订本。”《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