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并参照现代科学的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纂。所收资料上自先秦,下迄辛亥革命。《中华大典·艺术典·音乐分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经目:乐舞、乐论、乐律、琴学、雅乐、宫廷音乐、鼓吹乐、俗乐、歌唱、舞蹈和乐器。在每个经目下面又具体分设以下纬目:题解、综述、分述、传记、记事、人物著作、艺文、杂录、图像图表和乐
《大还阁琴谱乐诠》是以明末清初虞山派琴宗徐上瀛于公元1673年出版的《大还阁琴谱》为依据,对其所录全数三十二首琴曲所进行的音乐诠释。所谓乐诠,指一种重新解读、诠释和记录古谱并再现其音响的音乐行为。
《重刻律音汇考》为《律音汇考》之重刻本,以重振文庙祭祀礼乐为旨归,按“律吕溯源”“乐器审音”“仪礼尊经”“诗乐存古”的思路,将礼、乐熔于一炉。清邱之桂撰,汪树堂重刻。《律音汇考》为古乐专着,含古琴曲谱二十四曲,清代古乐家、琴家邱之桂于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撰成,刊行后流传广泛,在清代即多次重刻。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
古琴是中华文化中颇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与书法、绘画、围棋并为文人雅士必备之一艺,而在中国古代文明历程中绵延不息,成为人们修身养性,以为文雅的具体表现,故有“琴棋书画”四雅之说。中国古琴有着悠久历史,早在远古时期便出现在古代的祭祀或盛典之上。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琴,也有“伏羲作琴”之说,“舜作五弦之
《琴学入门》,清张鹤撰辑,祝凤喈校订。为清代编订的古琴入门琴谱。张鹤,清后期琴家,字静薅,上海城隍庙玉清宫道人,能诗词,主要活动于咸同时期,长期随著名闽派琴家祝凤喈学琴。《琴学入门》分上、下雨卷。上卷为琴论,摘录祝凤喈琴论专着《与古斋琴谱》中之基础内容,以适应初学者的需要。下卷为曲谱二集,收琴曲二十首,仅二首有词。其中
《研露楼琴谱》,收琴曲二十首,清崔应阶辑。崔应阶,字吉升,号拙圃,江夏(今属湖北武汉)人。荫生,初授顺天府通判,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擢升闽浙总督,加太子太保衔,后任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〇)以原品休致,未几而卒。崔应阶一生为官,善诗文,于戏曲、古琴均颇有研究,在雍、乾间与同乡琴家王受白交往凡三十年
《琴学丛书》,杨宗稷纂辑,是近代一部集大成的古琴文献丛书,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三一年陆续刻印而成。杨宗稷(一八**-一九三一),字时百,自号九疑山人,湖南宁远人,古琴九疑派创始人,被称为‘民国古琴第1人’。他通韵律,爱器乐,尤爱古琴,曾师从清末古琴大师黄勉之。一九一七年辞官后定居北京,开办“九疑琴社”,研习、教授古琴。他收
《琴谱合璧》为明杨表正《杨氏正文对音捷要琴谱》和明杨抡《伯牙心法》的合集。《杨氏正文对音捷要琴谱》,杨表正撰辑,收入琴谱六十四首。杨表正,明后期古琴江派代表人物之一,字本直,号西峰,又号巫峡主人,活动于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至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二〇)间,福建延平府永安县贡川人,曾寓居金陵。杨表正“隐居泉石,不关
《风宣玄品》是明朝徽恭王朱厚爝任徽王期间主持编纂、刊刻的琴谱,刊于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风宣玄品》因收曲广博,亦多古调,在明代众多琴谱中资料价值甚高,但流传极少。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江安傅越凡照原刻本手抄一部,并有所订正,费时数年。除抄文字、曲谱外,一百五十四幅图也全部手工绘制,抄写精细,绘图精美,可称是此谱的
本出版物包括一本约30万字的图书和55张CD。图书部分包含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介绍和特点描述、歌曲大意或歌词以及现场拍摄的照片等丰富内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CD部分采集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近600首原生态民歌的音频,是非常珍贵的研究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之一手文献资料,高品质的录音效果符合现代人的听觉要求,利于传播和推广,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