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粮厅志》详尽记载了通州历史沿革变迁、通州城池变化及军事防卫的调整,就通粮厅机构的设置、管辖职权、管辖范围以及漕运管理,诸卫所防卫等详加记叙。并对运河漕运运转管理、通州官仓管理等全面地进行记述。是记载通州漕运的唯一一部专志,其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极为突出。中国书店在整理北京旧志的过程中,邀请北师大古籍整理专家纪卫,对《
1909年9月24日全线通车的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段)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第一条干线铁路,由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先生负责设计和修建,是中国自建山区铁路的先驱和典范,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京张路工撮影》诞生于清末民初,是上海同生照相馆制作的影集。用183张照片记叙了中国自主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本书全面描述重庆高速公路集团近年来在担当重庆市高速公路“主力军”,履行国企担当,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和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状况、进程、亮点、精神,重点反映城开高速、巫云开高速、渝湘高速等项目建设规模、历程、时间表、意义和价值。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是对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建设的发展进行的全面的回顾,也深刻地展现了重庆高速
《清末民初铁路史料选编》收录三部分内容:一是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年(1897—1904)总理衙门藏墨笔写本铁路档案,共8种,收录清朝重要机构和军政要人,以及外国公使,有关铁路建设往来折、文、函、札、电、照会等。二是民国元年至十一年(1912—1922)民国政府重要机构、军政要人,以及外国公使,因铁路修建问题往来文、函、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图集》是对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成果的展示;更深层次而言,是对于青海文旅特色的展现。本图集是展示青海的特色名片,是认识和了解青海的一扇窗口。在当前国家强调文化自信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图集的编制将有利于直观展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存量的现状,揭示文化和旅游资源存在的基本规律,以助于各级
本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第二辑的延续,从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等四川各地市州,以及重庆市的地方志中,辑录与旅游相关的部分,主要涉及古迹、名胜、寺观、祠庙、陵墓等;其二是《蜀中名胜记》《蜀景汇考》《蜀景汇览》等风景名胜类,以及《游蜀日记》等游记类文献;其三是四川碑刻、书院志、山水志等方面的文献。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1.民国四川旅游文献,本辑主体是重庆部分。以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最新的全国民国文献普查数据为基础,辑录出50余种,包括风景名胜、游览指南、三峡水道等方面;2.以市、县为单位,从历代四川(含重庆)方志中辑录出古迹、名胜、寺观、祠庙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历史文献,按现行行政区划进行排
本书由四川师范大学杜学元教授主编,系统整理辑录了民国时期四川省范围内(包括重庆地区)的旅游文献,包括风景名胜介绍、旅行指南、地方概况、古物古迹等多个方面,其中包含大量的老照片,形象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四川的历史风貌,对研究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历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共收录了1997年、2005年、2008年、2015年、2021年等年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操作指南,是国际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法律文献,对提高我国文物法治建设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国际合作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
本书以此为脉络,呈现中交集团企业发展的历史,展现中国现代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与成就。水运建设业主要包括港口规划、勘察设计与施工,航道疏後,及与此相关的装备制造。中国的水运建设主力国家队就是中交集团,旗下的3个航道局、4个航务工程局、5个勘察设计院及振华重工等企业均原属交通部,承担了最主要的水运重大工程建设,覆盖了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