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斯文》分列特约传稿文体研究大视野域外散文研究散文研究文献考述聂石樵先生学术纪念专刊散文研究评述等七个栏目,文体研究是本辑的重点,分为文体源头研究、文体演变研究和从作品细读出发的文体研究,因为文体研究,不仅可以引领我们更深刻地切入古典文学之中,更深入地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段、审美情趣之产生,而且还可
《穆旦诗编年汇校》是穆旦诗歌完备可靠的一部全集。它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诗人穆旦的全部诗歌作品进行编年和汇校,编年是体例,汇校则是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角度对穆旦作品所进行的文献整理。现存穆旦诗歌共约154首,但至少有120首以上存在着版本歧异现象,修改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可见一斑。结合所能找到的穆旦诗歌的全部版本展开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五卷为同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的“近代卷(下)”。本卷主要研究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尤其重视巴尔扎克、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狄更斯、哈代、马克·吐温、安徒生、左拉等世界经典作家重要作品在源语国的生成以及在欧美和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再生成,并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为8卷系列学术专著。该著作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研究方面,聚焦于源语国的经典生成,强调社会语境、文化传统、审美与伦理需求以及科技革命的作用,并且注重文本考据;在经典传播研究方面,聚焦于译入语国的经典再生成,尤其在关注翻译传播和跨媒介传播,认为文学经典正是从不
本书是红学大家周汝昌对《红楼梦》所作的汇校本。周汝昌学贯中西,精通古今,出版十几部红学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令海内外学界瞩目,是非常有影响的红学大师。他综合有生之年对红学研究的成果,对十余种古抄本进行了大汇(会)校,以呈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这个版本以八十回本为基础构架,匡正了一百二十回本“曹高合著”的谬误,选
中国现当代学者顾随的课堂讲授,当时的学生叶嘉莹做了详细笔记。《传学》作为全本六十多年来才问世,它是顾随传习人文、培育人才、启迪人生的集大成学术普及之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睿智犀利,通俗震撼,徜徉在文学内外,求索于历史上下,归结在真、善、美上。做人与读书相映成趣,修身与悟道相得益彰,怡情与治学水乳交融。它以中国文学的发
《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紧扣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辞赋的美学思想进行现代文学话语背景下的阐述,并详细解析其中的地域文化心态。书中详细论述了审美主体修养、审美构思特征、审美想象、审美灵感、司马相如赋的审美精神、审美价值论、地域文化与司马相如辞赋的艺术精神、巴蜀地域文化与司马相如辞赋的艺术精神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婉约词散发着独特的色彩与魅力,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特意精选了从唐代到清代婉约词中的经典名篇,同时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不甚出名但是颇具风格和魅力的佳作。本书主要分为作者简介、原文、注释和评解四个板块,并配有朗读音频以方便读者了解和欣赏婉约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选取了八大家的代表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的解读。
《智囊》是一部集智慧和韬略于一体的经典名著。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等十部二十八卷,集中展示了作者冯梦龙的重要政治见解和思谋韬略,堪称“中国古代智慧的锦囊”。本书对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与翻译以及评析,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及其精髓。本书将会让您感受到那种智慧的碰撞,巧思的火花,以及阅读经典的震撼与感触。读者也可扫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梦溪笔谈》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共26卷,再加上《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1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之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称“三言”,在“三言”中是流传广、影响大、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醒世恒言》所收录的多是成熟的话本小说,共有四十篇,这些故事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谴责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令人百读不厌。本书
古诗词诠释生命的价值、展示自然的魅力,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的生活本不缺少美。也许只是我们忘却了感受和领悟。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与歌咏,可以让我们修养心性,提高人文修养,感悟生活的美好,品悟人生的真谛。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李渔是著名的才子与“玩家”,他的《闲情偶寄》也堪称是明清小品文中很富盛名的一种。此书以轻快的文风,表现了当时文人蓄
神话是关于宇宙自然、人类及其文化的起源的故事,它现实与想象相交织的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对孩子具有强烈的感染和激励作用;而其中凝练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更是孩子成长历程中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 本书是从孩子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出发,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一本“中国神话书”。它收入上
本书叙述中国小说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概述秦汉古小说、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及近代小说的发展历史,一方面又突出中国小说史上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相对独立演进和互相影响的趋势,以及“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行文虽高度浓缩,却也多角度地体现了小说注重世态人情、细节琐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