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2016博雅好书特别推荐
发布者:网上馆配会 发布时间:2016/1/11
古典学是以研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为基础、对希腊罗马文明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综合研究的一门学问,在西方教育、文化和学术传统中具有崇高地位。直至20世纪早期,古典学一直是西方最主要的人文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是西方人文学科的基石。——黄洋《西方古典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
赵园,1945年生,河南尉氏人。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家人父子》一书是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延续,亦或是收官之作。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背后的问题意识,绝不限于明清之际,而隐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直至当代中国知识人的伦理困境。故此书的理想读者,也不应限于明清一段的文史研究者。——《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5年11月22日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关注明清易代之际这一特殊时代中国士大夫的言论、心态、选择,上、下两编各以“话题”和“人物”为切入点,借助大量生动的历史材料,读解知识人的命运,在研究视角、结构方式和学术眼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 是一部难得的高质量思想史研究著作。1999年初版后获得学界广泛认可和好评,曾获“长江图书奖”,并已转让韩文版权。
本书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续编,保持了《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在研究视角、结构方式和学术眼光方面的独到之处,选取明清易代之际这一特殊时刻,以明清之际的制度、士人的言论、心态为视角,透过对明清之际的文化现象、士人话题的研究展开对晚明士风的分析,经由明末清初士人的经世取向,探讨易代之际的思想——情境。
叶嘉莹,号迦陵。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词,是一种传统的文学体裁。因为它篇幅短小,且常常描绘文人眼中难逃浮浪浅薄的美女和爱情,历来被称为“艳科”“小词”。小词如何从爱情的品格升华到人生的境界,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修养?读者又如何能够从小词中领略这种修养和境界?叶嘉莹女士将为您细细评赏,虽小词,大雅存焉。
本书获“2014年度中国好书”。叶嘉莹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为读者讲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著名的“境界”说、词与诗的美感特质的区别,及历代著名词家词作。书末附有《人间词话》原文,便于读者参照体会。叶嘉莹演讲中对词人生命心魂的唤醒,与王国维对词知之深而言之切的感悟,构成了本书独特的魅力。
本书首次完整辑录著名文史学家缪钺先生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十年合作撰写的论词绝句八十六首及词论五十八篇。这部深受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称赏的词学经典,将论词绝句、词话、词学论文、词史等写作体式贯通融合,纵论晚唐迄晚清如温庭筠、李煜、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元好问、纳兰性德、王国维等名家词人及其词论,是一部颇具词史意义的开新之作。
余敦康,湖北汉阳人,1930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晋玄学史(第二版)》是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它系统地梳理了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佛玄合流等主题,同时对玄学作了解释学意义上的研究。作者引经据典,从政治学、哲学角度介绍了玄学产生的原因、影响及重要人物和主题,向读者展现出魏晋南北朝这一思想争鸣期各种哲学思潮的迷人光彩。
程千帆(1913—2000),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 张伯伟,程千帆先生弟子,南京大学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中国诗学和东亚汉籍。
《桑榆忆往》以程千帆先生晚年回忆录为主干,内容丰富而深入浅出,不仅使后人得以瞻怀前贤风采,更是一本指点读书治学门径的参考书。
徐贲,苏州人,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一本介绍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书,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认识、日常授课的教学经历与体会、个人学术兴趣和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可谓经验之谈。读人文经典,过良好生活。阅读伟大心灵的伟大著作,亲近智慧,远离愚,通过阅读争取自由。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探寻我们当下文化与文学的渊源;从报刊与出版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
何兆武,1921年9月生于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8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何兆武著作集》是何先生著作的全编,共含六卷,分部涉及何先生读书治学的不同领域,即历史哲学、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思想史等。 阿斯曼夫妇双双受聘为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图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颁发聘书。(摄影:刘兵) 扬•阿斯曼(Jan Assmann),国际知名埃及学专家,现为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兼任德国考古研究所、德国历史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员。从1970年代起组织有关记忆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开创“文化记忆”理论,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著名历史学家、英美文学专家。现为德国康茨坦斯大学荣休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知名高校客座教授。对于记忆研究的深化和扩展,功不可没。
《文化记忆》是扬•阿斯曼系统提出“文化记忆”理论的经典之作。不仅为认识不同文明成长的内部机制和兴衰根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澄清有关记忆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模糊概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并定义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本书多次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并为作者赢得“德国历史学家奖”这一德国历史学界最高的荣誉。 《回忆空间》
不仅个人,文化也会塑造记忆,以确立目标、建立身份认同,并获得合理性。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细致考索了文化记忆的种种任务和媒介(文字、图像、纪念碑等),及其在形式上与历史上的嬗变。本书与《文化记忆》一起,被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性作品。
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以思想史切入历史社会各个层面,大大拓宽了思想史的视域,也在一个更新、更广阔的层面上为明清史提供新的洞见与启发。对“文字狱”和“禁书”的探讨,大大超越既往研究,为观察其他时代和地区的类似现象,提供崭新的认识角度。
自初版以来,本书已被公认为对中国的美国研究做出了无可取代的贡献。新版提供了美国宪法故事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当下美国面临的宪政争议。不了解美国的宪法及其历史,就无从理解美国的政治与社会。本书提供了最理想的导读。——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德威特·克林顿美国史讲席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前主席)
探讨“士大夫政治”的演生过程和这种政治文化模式的特点、机制。作者采用结构性视角,把士大夫的最初形态追溯到周代的“士”与“大夫”,战国以来他们分化为“学士”和“文吏”两个群体,汉代又发生了儒生与文吏的合流、儒家与法家的合流,由此初步奠定了帝制中国“士大夫政治”的基础。《博雅英华: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三版)》荣获“首届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概念。基于“品位—职位”视角,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以中古中国尤其是唐代为主,从阿拉伯、波斯、印度,到新罗、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史均有涉及,重点考察经过西域地区的陆上文化交往。本书强调文明之间交往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肯定制度建设对于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而以中国为根本,带有鲜明主体意识的交往行动更具深远意义。
杜维明杜维明,1940年出生于昆明,当代新儒家代表。先后求学于东海大学、哈佛大学,师承牟宗三、徐复观、帕森斯等中外著名学者。现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2015年9月当选为国际哲学学院(IIP)副主席。
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径。举凡古籍、石刻、简帛、文书、图像以及今人论著、刊物都有它们的翻检之道,而对版本与校勘的把握、考古新发现的追踪,则有利于学识的积累和更新。更进一步的学术论文写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取巧。学术素养就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养成的。
杜维明,1940年出生于昆明,当代新儒家代表。先后求学于东海大学、哈佛大学,师承牟宗三、徐复观、帕森斯等中外著名学者。现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2015年9月当选为国际哲学学院(IIP)副主席。
“杜维明著作系列”2016年即将推出五种:
灵根再植:八十年代儒学反思
文化中国:扎根本土的全球思维
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
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
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
《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是陈来先生近十多年来,在其专著之外撰写的有关古代儒家哲学思想史论文的汇集。其中先秦的部分以荀子为主,近世的部分则以朱子学与阳明学为主,都是相关学术领域有代表性的论文,富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王阳明是明朝才兼文武、奇志大勇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令他名垂青史的却是他在理学上的贡献。本书对王阳明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呈现出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在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
本书着眼于诠释,故因诠释对象的不同而在结构上分成六个部分:读《大学》、读《中庸》、读《论语》、读《孟子》、《思问录》、《正蒙注》。这与一般著作以问题为焦点在全书分章有所不同。然而,这样一来,各个部分的讨论中难免会有重合与交叉之处,使得同一个问题(如理气观)的讨论有时分布在不同地方,而没有集中呈现。从这一点来说,全书以问题分章就有它的好处。但事物难以两全其美,我们只能就其主要的方面来加取舍了。”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北京画院外聘专家,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并注意从艺术中剔发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2016年即将推出: 《石涛研究(第二版)》《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 《石涛诗文集》
南画者,特指中国传统文人画。本书是作者研究传统绘画的一本新作,通过元明以来十六位代表性画家作品和人生的研究,来探讨支配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真性问题。全书秉承作者一贯寓深邃思想于优美表述中的书写方式,深具可读性。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教育部美术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西方美术史》是北京大学十佳教师、艺术史知名学者丁宁先生的经典之作,作者深谙博物馆及其艺术作品的鉴藏,以艺术家和作品为叙述的主线,以柔美的笔触将西方艺术的精神精细平易地展现开来。 上一条:1月第一周财经类读者荐购排行榜 下一条:亮在哈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