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挫折超图解
发布者:网上馆配会 发布时间:2018/1/8

《挫折超图解》
作者:(英)克里斯托弗·汉密尔顿著
出 版 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1997
定  价:30 元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矛盾:家庭中的挫折、不被理解:爱情中的挫折、哀弱:身体上的挫折和消散:濒死的挫折。
编辑推荐:
   “生活轻哲学” 书系:打开哲学与生活之间的链接,探讨生活中的重大议题!
阿兰�6�1德波顿联手当代思想家中的翘楚,追问人生的本质与意义,诚恳解答当下的问题:如何保持情绪的健康?如何看待健身?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积极地看待变老这回事?如何不被挫折所打倒?如何独处?……
     基于深刻的思考、广泛的调查,涉猎各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心理学、视觉艺术等,从中汲取养料,旁征博引,给人带来激励、鼓舞、滋养和安慰。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6�1汉密尔顿 Christopher Hamilton
     伦敦国王大学(King’s College London)宗教哲学专业高级讲师。著有由Acumen图书公司出版的“生活艺术”系列中的《中世纪》(2009年)和由爱丁堡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活哲学》(2001年)。
目录:
引言:挫折的根源及本书概述 / 1


1. 矛盾:家庭中的挫折 / 17
2. 不被理解:爱情中的挫折 / 55
3. 衰弱:身体上的挫折 / 91
4. 消散:濒死的挫折 / 123


一些后续想法 / 163
作业 / 171
文献 / 175
图片鸣谢 / 175
附录:中英文名称对照 / 176
Notes / 183
精彩书摘:
 2. 不被理解:爱情中的挫折

       我们迷醉于爱情。每个人都在追寻它或想象它。根据火车、公车和伦敦地铁站上网上红娘网站广告数,以及这些网站数来推算,全世界大概有8000 个红娘网站,甚至还有专门化的网站,如专为基督教信徒、剑桥牛津毕业生或疱疹病人、特别喜爱宠物的和只用移动设备约会(“简单直白的移动约会极其安全,适用于所有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和普通电话”,“手中的爱情”)的人士服务的婚恋网站。还有那些专门服务有军队情结或制服情结的人士、嬉皮士、素食者、自认丑陋(“相貌平庸人士婚恋网”)、《星际迷航》的粉丝和各种科幻迷、愤青、书呆子、哥特舞者、生手……这个单子还可以延伸下去,无穷无尽。另外还有看上去同样无穷无尽的当代电影和小说鼓吹浪漫的爱情,当今观念中婚姻的主要动机还是,或应该是,爱情。任何其他结婚的理由—— 如财富、安全—— 相对可被忽略。我们对关于明星们爱情的八卦有着无止境的兴趣,并猜想那些看上去处于悲惨境地的他们依然可以从这种我们所不具备但又渴望的爱情中获得收获。
       显然,我们对浪漫爱情情有独钟—— 在本章我将讨论这种浪漫之爱—— 那种让我们确信具有深层的极端重要性而又几乎让我们无法抵抗的东西。但我们也都知道这种诱惑往往也带来失望:离婚率节节升高,婚前协议暗示我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在婚姻上失败,我们也都熟悉那种失去爱人的痛苦或者单相思的痛苦,甚至仅仅是那种发现我们所爱的人实际与我们想象中的他或她不同的痛苦。我们在爱情中到底要寻找什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爱情带来的失望和冲突?

      坠入爱河

      早在公元前五到四世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爱情就已经被描述为一种疯狂或酒醉了。在希腊神话里爱情之神是厄洛斯(罗马名字为丘比特,译者注),所以爱情又被称为eros。在十九世纪,司汤达重复了同样的看法,在他的《论爱情》中写道:“那种被称为爱情的疯狂……给了人这种生物在人世间能体会到的最大的快乐。”(De l’amour,39)无疑,这种疯狂和迷醉在爱情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对于大多数生活在现代“官僚世界”—— 或如德国社会学家西奥多�6�1阿多诺所称的“管理下的世界”—— 生活被限制在我们并不全然了解甚至更少控制的大规模的组织结构之中—— 至少在工作场所如此。而且,如马克斯�6�1韦伯所表明的,在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我们处于一个基本上没有幻想的世界:古代神祇们早已离去,就如尼采所宣称的。基督教上帝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也已死去,我们的世界是平的,神秘事件都已被科学所解释,自然界的意义被生物进化论的盲目力量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面对那种迷醉般的爱情。
      在这种迷醉中,我们忽然有了那种比我们那个无趣而扁平的通常世界里令人厌倦的琐事、义务和责任更深刻、更真实的感觉。那种随爱情而来的遗弃或放弃感与我们的日常活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给了我们一种逃脱感,难怪我们无法抗拒爱神的吸引。的确,爱情就是爱神,他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在这个无法赋予意义的世界上唯一一个剩下的神祇。当然,这种对爱情的感受并不是我们的新发现,我早就提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但它依然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存有特殊的意义。
       爱情,是一种逃离。但又是一种能让我们对现实生活产生回家感觉的逃离。这是以前的宗教所起的作用,他们给了我们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家的感觉,让我们的存在变得有意义,即使这种意义是引领我们离开这个凡世到达上帝的国度。爱情的体验,同样不仅让相爱的人,还包括令所有的事物都看起来更可爱,看上去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归家的体验,能让我们最终与世界达成和谐一致。

       基督教的遗产

       我们很多关于爱情的想法来自基督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观念是,爱情是彻底无条件的、永恒的,而且完全无私,就像保罗在《圣经》的《哥多林书》中13:5-7 中所说:“慈善(此处也指爱情)……并不为她自己……生养万物……永不消逝。”保罗说的爱不只是浪漫之爱,但我们通常认为他所说的爱也包含爱情。我们设想在浪漫爱情中,我们能完全认识所爱人的真实面目而且自己能全心全意地为对方着想—— 换句话说,我们慷慨、善良、有气度和耐心。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浪漫爱情带给我们的强烈迷醉,与那种确信我们所经历的是完全值得仰慕的——因为它出自彻底无私动机的——信念相混合。这看上去好得让人难以置信:在爱情中,我们觉得自己醉于其中,我们的生活又被赋予了意义,世界充满了爱。而且自己完全无私。

       结晶

       它的确难以置信,因为这并不真实。如果你想避免爱情带来的失望,你应该首先对爱情的真实面目要有冷静清醒的认识。
司汤达在《论爱情》中试图理解,同时又克服他对马休蒂�6�1丹波斯基的单相思。他在1818 年遇见她并一见倾心,但她却从未回应他的爱,他越是坚持,她躲得越远。在本书中,他悟出了对浪漫爱情最精辟的认识。他称这过程为结晶。如果你爱上一个女人,司汤达写道:

       ……你将她想得千般完美,并乐此不疲……最后把她夸张成完美无瑕,好像来自天堂,虽然你还不认识她,却确信她属于你。
       如果你让一个坠入爱河的人自由思考二十四小时,你会发 现:在萨尔斯堡的盐矿中,他们往废弃矿井深处投入一小根没有叶子的树枝,两到三个月后捞出来一看,树枝上盖了一层闪闪发光的晶体。再小的树枝,哪怕只有山雀爪子那么大,都能长出数不清的像钻石般闪亮的晶体。你无法认出原来的树枝。
       我们所说的结晶就是我们的大脑把一切的可能迹象引申成我们的爱人是完美的证据。(De l’amour:34-5)

       司汤达更进一步认为,还有第二次结晶,在此过程中,仰慕者随着其对被爱者是否还以爱的回报的怀疑将被爱者的完美进一步加深。为了消除自己的怀疑,仰慕者搜寻各种对方爱自己的证据,当他找到蛛丝马迹,“结晶过程开始展示被爱者新的优点”。虽然整个结晶过程的开始只是被爱者所展现的一点美感,“仰慕者会迅速发现他的爱人真的天生丽质,连缺点都美丽,不再去想她真实的美貌。”(De l’amour:36;52)
       很显然,司汤达是在谈论想象力在爱情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晶过程只是一个例子。其他例子包括,想象力让一个人对我们产生吸引力,缘由并不是他或她内在的特性,而是,例如,我们在什么场合遇见的这个人,或者其他如名气之类的因素。例如,人们早已知道,拥有良好物质基础的人,哪怕只是中等之姿,看上去也会显得很有吸引力,甚至美貌。在这种例子中,想象力被一个人外在的假象所激发,而不是来自于他或她真正的自己,或者说,想象力错误地认识了一个人,根据那些假象赋予了他或她本不具备的光芒。事实上,极有可能在排除了想象力对心仪者投下希望、渴求、欲念、需要和害怕等原本与被爱者全无关系的混合感受之后,世界上就没有所谓浪漫爱情。浪漫爱情中含有想象力因素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种因素让人无法看清自己在做什么。司汤达评论道:

       自他开始恋爱时,再聪明的人也无法看清真相。他低估了自己,高估了被爱者的任何一丝好意。希望和恐惧立刻成为浪漫和任性。(De l’amour:55)

       司汤达用了英语的wayward(任性) 一词, 而不是法语,更彰显了他对所发生在爱人之间的描述的不寻常。无论如何,对于那些因爱情而失望,或苦于得不到自己爱情回报的人,司汤达提供了针对浪漫爱情的治疗。其目的并不是让我们不再感受到爱情—— 谁会采取这种因噎废食的可笑方式呢—— 而是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种失望。他说:“如果你对别人的爱得不到回报,或充满痛苦,请记得,尤其是在这最初期,爱情只是一种疯狂,那种至少让你们部分失明看不见自己和对方自身的疯狂。如果你能意识到这点,可能,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与爱情保持适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