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照中国当代文学史分期惯例,按时间顺序将改革开放40年文学分为新时期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后新时期文学(90年代)和新世纪文学(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分别分析每个阶段的社会文化语境,解读党和国家重大文艺方针政策的变化,选取每个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现象进行分析,以历史演进的脉络全面还原改
《心在焉》为作者的管理随笔和读书笔记集,分三部分来阐述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给组织管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其可能的应对方法。在d一部分“未来与今天”中收录的文章大多讨论在“未来已来”(机器人、无人店、网络普及)的情况下,管理者和员工的角色与作用。第二部分“理性与感性”中的文章主要包含两类:一类为组织管理中的理性实践和思考,另一类涉
。本文稿对这批宋词巨匠在词学中兴的清代近三百年的研究传承动态过程进行阐述并讨论,着重关注清代词学群体与流派争鸣中,晏欧三家词所处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清人对他们的研究、接受风貌和特征、规律和原因等。从此角度契入,既可以看到动态的、立体的清代晏欧三家词研究传承的过程,也可以借此一窥清代词学承续与超越前代词学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古代
《旅游文学(第2版)》分为三个情境,即“中华名山”、“中华秀水”、“中华名胜”,每一情境包含7个典型代表,每一典型代表设置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拓展阅读、能力训练4个部分。本书以著名景点为线索,以名家名篇游记、散文、诗词歌赋为内容,以导游词为案例,以典故、传说、楹联、故事等相关材料为依托,以导游实训为重点,力求保证旅游
《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澳门文化丛书》从整个汉语文学世界的宏观角度审视澳门文学:澳门文学提供的经验及其文学书写是独特的文学存在,澳门文学组织及其媒体形态为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而澳门文学的特有生态为汉语文学的生息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澳门文化丛书》在全世界汉语文学的总体框架中,讨论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推动文学研究走出去,也为了促进东亚汉文化圈的文学研究与交流,于2016年与日本佛教大学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研究协议,以期推进双方共同的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21017年的春秋两季双方共进行了两次学术研讨,主题为2017:全球化视野下的中日、东西方诸项研究,两次会议共有3
目前市场上关于《训蒙骈句》的书极少,突出注释的同类书基本没有。《训蒙骈句》探源精解的出版,有填补市场空白的意义。可以与之前报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两本探源精解书组成蒙学三姊妹,并且可以借已出版的《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的影响协同销售。《训蒙骈句》是明代才子司守谦的著作,与后出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同属于诗
《花间集全鉴》对词作进行了解读,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后蜀时赵崇祚编的一部词集,它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诞筠、韦庄、欧阳炯等十八家词,分为十卷。这是现存*早的词总庥。五代时期,中原动荡戎马倥偬,天下岌岌,笔观难安。西蜀、南唐因地处偏僻,君王尚可苟且偷安,寄情声色。《花间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风
那时风吹内容提要30年前,《西风》作为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校园文学刊物创刊,在1980理想主义高举和文学情怀饱满的年代,不仅风靡西纺校园,同时也被西安其它高校一样热爱诗歌的文友所热爱。30年后,这群曾经的热血青年,应着母校校庆的召唤,再次用文字的方式呈献他们的校园情怀、人生思考、岁月印痕以及对母校挥之不去的
朱自清说: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你说话的样子,就是你生活的样子;你每天所说的话,都指明了每一天的方向。我们是什么人,就应该说什么话,我们说什么话,我们就是什么样的人。你说的话,就是别人眼中的你。《好好说话,好好生活》,不仅是一种说话的艺术,更多的是与我们分享好好生活和改变人生命运的智慧。梁实秋总是以平和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