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部分:艺术家与死;文学的孤独(夜思录);三毛之死。主要内容包括:艺术与死;死亡的艺术过程;死亡的艺术意义;死亡作为一种生命体验;艺术家的自杀;缘起;孤灯夜思之一;失眠有感之一;孤灯夜思之二;失眠有感之二等。
本书是一部个人作品集,共收录文章124篇,其中诗歌94篇,散文30篇,且绝大多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者通过文字的书写来歌颂祖国、感恩父母、寄情山水、记录友谊和呕歌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本书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只有朴实的真情实感,是作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情感实录,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时代。从身边的平凡小事中感悟人生、体
一本插画版的故事书,包含8个推理破案故事,解密逻辑思维。 第1个故事是暴风雪山庄谋杀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结构高度一致,都是侦破密室杀人,没有外来人员的封闭空间,如何进行推理,如何逻辑自洽。 第2个故事是商业街上的抢劫案,一个监守自盗的故事,非常考验侦探的逻辑推理能力,从细节的不同常理之处发现真相。 第3个故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漫话狼文学”,内容涉及东西不同文化中关于狼的神话传说,狼的童话、寓言,狼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内容。下部为“漫话狗文化”,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中狼与狗的关系以及狼狗两种动物相对不同的寓意,还有关于狗的故事。
本书共分四辑,主要内容包括:应该冲破僵化封闭的文学批评方法模式;创作要抓住通感的触发点;加强横向学科领域的穿插和重新组合一一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回信;对“主义”的困惑;批评的宣泄和宜泄的批评;在新名词浪潮的背后等。
本书收录作者的评论文章近30篇,包括《批评的范畴与范畴的障碍》《当代文学批评面临的“断层”》《艺术想象新探》《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等,以及一些作家作品论,包括对鲁迅、沈从文小说的具体分析。其中《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文曾获1994年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理论奖。本书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人生追求方式,作者所提出
本书梳理了中国现代径渭繁多的文学流派,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问题小说”、“沉沦文学”、“湖畔诗人”、语丝社、新月派、左联等等。本书主体分为三编,第一编“从一种选择到多种选择”,介绍了现代文学由《新青年》肇始的多样的文学流派;第二编“文学流派的立体交叉”,梳理了这些流派中的一些重点流派如何互相关联、渗透、
本书选取《史记》中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10个故事,包含了语文课本中所收录的所有《史记》名篇,通过奇妙的故事、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唯美大气的图画,向孩子们介绍我们祖国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本套图书读者对象定位是4-10岁儿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向孩子讲述中国历史,系统性、趣味性强,可
本书选取了《史记》中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10个故事,包含了语文课本中所收录的所有《史记》名篇,通过奇妙的故事、童趣的语言和唯美大气的图画,向孩子们介绍祖国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本册内容为《将相和》。童书的读者定位是4-10岁儿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孩子讲述中国历史,满足了家长的
如何解读鲁迅杂文这一文章品类及历史现象,是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关节之一。鲁迅杂文既简单又繁复,内蕴多重二元悖论,成为我们无穷接近却难以进入的城堡;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似乎都是在不断试错。这恰好构成了鲁迅杂文的真正魅力,它也许会带来原初意义上的理论创新的可能,带来理解20世纪中国甚至是当下中国的新的出发点。本书正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