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史记》中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10个故事,包含语文课本中所收录的所有《史记》名篇,通过奇妙的故事、童趣的语言和唯美大气的图画,向孩子们介绍中国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本套图书的读者对象是4-10岁儿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向孩子讲述中国历史,系统性、趣味性强,满足了家长的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住在大山里的农民金发才两个儿子同时考上西京城的大学,因没有钱,长子大平放弃上大学外出打工,二儿子小平大学毕业后却面临失业。后在大平的动员下,小平和十多名在城里上了大学的青年回到家乡鹿鸣川,搞起了加工厂,使产品在城市畅销,他们帮助农民转化农副产品,开发当地旅游,引进资金,建设美丽乡村。主要反映大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是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的论文集,囊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共收入论文26篇,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性、建设性原则,鼓励学术创新。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语境下,以建设发展“双一流”学科为目标
苏轼诗歌艺术成就甚高,是宋诗的代表作家。后世出现了多种苏诗注本,除了宋人注之外,清代涌现了多种高质量的苏诗注本,其中查慎行注、冯应榴注、王文诰注最负盛名。王文诰生活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在前注基础上所辑注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包括《诗目》一卷、《编年总案》四十五卷、《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帖子口号词》一卷、《
伴随着当代文学史书写取得实绩,当代文学史研究也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本书从话语层面切入,全面、系统整理中国当代文学素材,重绘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学史书写的史实图景,对未来的文学史书写与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不同的文学史观,影响着不同文学史研究的话语,本书对文学史和文学史观进行系统化分析,极具理论价值。
唐代文学研究》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由学会和西北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西北大学唐代文学研究室承办。《唐代文学研究》原为西北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研究室创办于1981年的《唐代文学》,次年改称《唐代文学论丛》。1982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在西安成立,《唐代文学论丛》被确定为学会会刊。从1988年起,《唐代文学论丛
本书系旨在较为系统地搜集整理天门进士的单篇著述,以抢救历史文物,传播历史文化,弥补史乘阙失。书系收录的天门进士诗文及其相关史料,大多录自1949年以前的出版物或手抄件,多篇录自稀见古籍和田野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