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书以用友U8(V10.1)为蓝本,以掌握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为目标,以一个完整的企业案例为引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财务业务一体化主要构成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本书共11章和2个附录。第1章介绍了会计信息化应用基础。第2~11章分别为企业建账、基础设置、总账、UFO报表、薪资管理、固定资产、供应链管理初
在当下的农村社会中,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困难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究其本质,是农户缺少正规金融机构认可的信用担保。因此,破解农户不易在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难题,在于优先发展与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有鉴于此,本书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研究农户借贷需求的结构及其变迁,二是探讨农户借贷渠道及其变迁,三是分析农村信用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美国等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冲击了相关国家的经济稳定。此次危机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金融机构微观层面的稳健不代表金融体系宏观层面的稳健,宏观审慎监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对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的探索也逐步增加
作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去、降、补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构成十三五时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牌局。经过一年实践,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对经济的创造性破坏力逐步显现。本课题研究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国际经验、历史经验和近期实践,寻找其中的一般规律和内外经验;根据相关政策的落实推进情况
本书主要梳理了民国时期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李安宅、卢作孚、朱友渔、雷洁琼等名家对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思想贡献和实践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农村发展实际,通过自己研究团队亲历大量的实践研究以及相关农村社会工作议题的介入探索,找寻适合当前农村发展的介入路径与方法,以期对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落地有所启发并提供借鉴意义。探寻农村社
本书稿致力于探究,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和基层治理何以实现齐头并进的路径摸索,并尝试提供若干基于地方经验之上的分析性概念暨命题,例如,小镇大村、联村成片、乡村地域活化,以及乡村治理转型及其之上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土地要素的利用创新与对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稳步前行等判识。具体涉及到村庄分化和城乡互动、乡村产业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46)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项目(ZW2013003)*终成果。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理论,结合二元经济转型的不同发展阶段,论证了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倒U型的演变机理及其实现条件;运用描述性统计、计量分析等方
构建港口经济圈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时代特征。2006年,*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到宁波港调研考察时就提出,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港口经济、大桥经济、海洋经济、生态经济相得益彰的优势,积极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构建港口经济圈,是促进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在对接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一路(21世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从供给侧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作全面调查。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区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调查首先
本集刊将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丝路学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学科之一,是全球治理中的中医学、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的提出则为全球丝路学拓展了新的学术空间,也标志着全球丝路学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