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居民开启了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在构成美好生活的维度中,物质消费是其中最基础的维度,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最直接的体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更高要求的物质消费的需要,还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精神消费方面的需要。本书紧扣“人民美好生活消费
本教材内容框架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已经成熟的模块的理论和方法,并强化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在企业管理实践的应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模拟训练。
本书首先介绍了贵州省森林转型概况、贵州省森林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机制、林地分布地形梯度效应、国家森林城市遵义市和岩溶山区的森林空间形态与功能形态转型机理;然后从产品稀缺路径和经济增长路径探讨了赤水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森林转型案例,在微观层面分析了森林转型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因素;最后对未来森林转型趋势进行了情景模拟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高原上发育着19座城市和474座城镇,这些城市和城镇肩负着守护国家安全和护卫“亚洲水塔”的历史使命。高原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过程是青藏高原最强烈的人类活动过程,不可避免地对高原脆弱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开展青藏高原城镇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就是为选择具有青藏高原特点的绿色城镇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所有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本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状况、动因和影响。基于200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计量分析和深入的案例研究,本书得到如下重要结论:第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总体上不断提高,并且服务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于制造业,制造
本著作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批准号:718500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71790593)的资助成果,是一部充分体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问题研究的学术专著。其特色与创新体现在,既从宏观的角度系统研究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也从实证的角度深入研究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理论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的产业,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生态、文化和旅游的进一步融合成为大趋势。本书从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出发,认为在生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中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是关键,并从社区参与的驱动、利益分配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由陈劲教授(主编)与王焕祥博士(执行主编)于2008年共同创办、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协办,是国内**一份致力于介绍演化与创新经济学理论、方法、应用及**发展的集刊,与国际期刊《演化经济学杂志》(SSCI)、《制度经济学杂志》(SSCI)长期合作,演化与创新经济学界的知名学者纳尔逊教授、伦德瓦尔教授
依据当前创新驱动时代背景和我国城镇群发展现实需求判断,本书选择“城市群创新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综述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的剖析,构建了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框架,对城市群创新活动概念内涵、系统构成、创新活动空间分布演化的形成机制、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测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
本书在“稳增长、防风险”背景下,对我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激增问题进行分析。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视角,探讨各级政府担保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中的作用机制,从融资平台公司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以及中央政策层面说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多维成因,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地方政府规范化融资以及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提出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