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等候炬火》为批评文集,共分三辑。1辑是对新世纪文学现象与创作态势的整体分析,通过对70后、80后小说创作现状的全局性概览和评析,从代际、雅俗、文体等角度揭示了新世纪小说艺术发展动向与流变。这是对文学格局的形成、热点文学现象、小说创作的变局等方面的总体性研究。第2辑是年度文学评述。以一年为周期,切入六年来中国文学的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的写法基本上是传统的经验性和系谱性的方法,这体现在从林传甲到钱基博等一些文学史家和研究者的著述中,这种情形到了1920年代后有了大的转变,西方学术思潮的引入改变了文学史的研究观念,即文学史研究由传统的经验性谱系性研究向本质主义研究过渡。胡适的文学史研究开了这方面的先河,建立起其本质主义加进化论的文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李渔是著名的才子与“玩家”,他的《闲情偶寄》也堪称是明清小品文中很富盛名的一种。此书以轻快的文风,表现了当时文人蓄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之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称“三言”,在“三言”中是流传广、影响大、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醒世恒言》所收录的多是成熟的话本小说,共有四十篇,这些故事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谴责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令人百读不厌。本书
《梦溪笔谈》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共26卷,再加上《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1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智囊》是一部集智慧和韬略于一体的经典名著。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等十部二十八卷,集中展示了作者冯梦龙的重要政治见解和思谋韬略,堪称“中国古代智慧的锦囊”。本书对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与翻译以及评析,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及其精髓。本书将会让您感受到那种智慧的碰撞,巧思的火花,以及阅读经典的震撼与感触。读者也可扫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选取了八大家的代表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的解读。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婉约词散发着独特的色彩与魅力,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特意精选了从唐代到清代婉约词中的经典名篇,同时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不甚出名但是颇具风格和魅力的佳作。本书主要分为作者简介、原文、注释和评解四个板块,并配有朗读音频以方便读者了解和欣赏婉约词。
本书主要分为六章,内容包括:格韵说的历史渊源、格韵说的出现与宋代诗学的转变、苏轼与格韵说的初步建构、黄庭坚与格韵说的继续发展、范温对苏黄格韵说的总结与深化、格韵说在南宋的演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