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球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本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相对于目前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湘楚文化等研究的深广度而言,东北地域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本书是在二十世纪东北文学艺术发展主脉上探讨东北地域文化对文艺生产的影响。本书在三个维度上关照和阐释这种影响。在文学史脉络中,探讨东北文化对文学地方性
本书是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联合编写的一部关于纪念萧山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口述访谈文集。本书收纳了25篇文章,内容主要围绕萧山40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展开。其访谈对象既有当年的政府工作人员,也有农民企业家,更有普通百姓,全方位地展示了改革开放给萧山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文论坛》是湖北大学文学院创办的涵盖中文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辑刊,每年2辑,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藉以倡导视野开阔、独立研究的学风,立一家之言,撰传世之作。该刊自2016年开始在我社出版,已经出版了3集,本辑为2018年第2辑。主要收录了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武汉高校的中青年学者的19篇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从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出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
本书选取汇编30位聊城大学校友文家的优秀文学作品311篇,其中诗作134首,词赋楹联99则,散文随笔42篇,小说11篇,评论16篇,寓言8则,剧作1篇等。创作者们在广泛涉猎多体裁创作的同时,自觉在立意、情感、语言上追求真善美,在作品质量与品质上用心用力、精益求精,较好地呈现了校园文学、乡土文学、异域文学等文学形态的精神
《寻找生命中的光亮》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国家一级作家邢庆杰,冰心奖、金麻雀奖的获奖作家王培静,连续三届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作品年度评选一等奖,并有多篇佳作被收入中学教材的曹德权等作家的作品。他们谈成长中的困惑、转弯与告别,也谈生活中的美好与光亮。书中有因声带受损而对人生绝望的歌手;有用自己的钱买书送给偷书
笑中带泪的冷峻文字,荒诞诡异的人间故事。《一个人的合唱》是著名小说家劳马的全新短篇小说集。书中共收录了劳马近年来创作的八十多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中的故事,虽然主人另有其人,发生的地点也并非我们身边,但每每读来,却总觉得与我们息息相关。其风格是劳马一贯以来的“以小见大”:幽默的语言背后是现实的荒诞和讽刺。
《愤怒的笑声》是劳马的一部剧作合集,包括《契诃夫医生》《愤怒的笑声》和《错乱的影子》共三篇,延续了作者在戏剧写作中对“笑”的文学史的关注与探讨,企图以戏剧形式串起一部笑的文学简史,呈现笑文化和喜剧精神,是作者向文学史上“那些放肆而可爱”的大师的致敬之作。全书的第二辑收录了国内著名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孙郁、陈众议等人关于这些
《《文心雕龙》范畴考论》从中国文论范畴的生发、演进及形成入手,考察《文心雕龙》创用系列范畴的来龙去脉,厘清文论范畴从生成到《文心雕龙》系统建构的历程,从而理解刘勰如何以系统的范畴创用完成文论各层面的经典性论证,并由此廓定古代文论的范畴体系,成就体大思精的文论元典,葆有逾越时空的理论价值。
《幸福的味道》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新世纪中国小小说风云人物榜金牌作家蔡楠,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国家一级作家邢庆杰等作家的作品。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小说,展示了生活的希望和绝望,主人公的困境和坚守,以及生活中的微小幸福。书中有为了使男孩战胜病魔,每天冒充同学给男孩写信的身患绝症的老人;有既要陪伴孩子,又要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