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年谱(1893-1949)》是国内外首次详细记述毛泽东1893至1949年思想和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1993年出版,此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进行修订补充,再次出版。这部年谱记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1893至1949年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他的科学思想
本书是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是弗洛姆的重要思想渊源。弗洛姆在深刻理解二者后试图将二者融合。他认为,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真理的热烈追求者,而真理的对立面就是虚幻。所以,坚持真理,就要时时、处处地识破虚幻,挣脱虚幻。
本书共十四章,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本书的编写是针对目前高校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课堂理论教学较强而课外实践教学相对较弱的状况,力求使学生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全书包括导论在内共八章,每一章按照课堂理论教学的章节顺序编排,依次为“实践教学目标”、“实践依据”、“疑难解析”、“史事资料”、“实践设计”和“复习巩固”6个板块。
本书以别开生面、图文并茂的讲故事形式讲述马克思的生平轶事、人生挫折、人格魅力,其斗争精神和探索精神,以及他对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全书内容分为“初心与志向”“继承与背叛”“友谊与力量”“每一步都要战斗”“在知识的海洋里”“人格的光辉”“与人民站在一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共十一几个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展开系统性专题论述,再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典。在此基础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经典命题进行再思考,批判性考察文学实践终结论、文学哲学、文学与沉默等论题。同时,本书还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论知识生产的影响,从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形态”三个维度,厘清接受与重构过程的相关问
本书通过解读《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写作背景、内容框架,详细阐释了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及经济危机理论,并由此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思想、资本现代性思想两个方面探讨了《手稿》的当代启示意义:一是要立足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理
本书是中华女子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院出版的论文集。本论文集的文章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近五年已经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相关论文,二是中华女子学院教师近五年在各期刊报纸公开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相关论文,共计25篇。论文集以历史顺序为脉络,梳理了
本书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意识形态工作政治监督研究(L19WTA011)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一种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其中,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民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所蕴含的以
本书是汤姆巴佐斯最新一部关于《资本论》的研究作品,着重探讨了时间与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与价值、时间与效益、时间与剩余价值、时间与流通,时间与空间转换等问题。它以“时间”这一独特视角来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价值理论,是当代西方左翼经济学界首部研究马克思的时间范畴的学术著作。本书论证了《资本论》前三卷的基本概念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