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是一部哲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方法,关照了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下,人的发展问题及人学研究问题。全书包括六个方面,分别对人的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社会关系与人的存在问题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现代社会关系对人的发展
《关于小资产阶级问题》概述了马克思和列宁对于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述,包括小资产阶级的概念、组成、性格、历史命运、政治表现、无产阶级应对小资产阶级的策略以及对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作者李风华,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本书是特瑞尔·卡弗教授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著的、于2018年出版的具有“论文集”性质的专著。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基础,通过对作为全球资本主义最尖锐的批评家——卡尔·马克思的重要思想的深刻阐释,作者把马克思的生活经历和我们当代的政治活动生动地结合起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政治马克思的完整形象,让我们对马克思的主要政
本书力图尊重原著,按照《资本论》的本来面貌,以提要的方式全面简要明了地介绍主要内容,并尽量将《资本论》中的主要结论和有关精辟论述原文引出。为了使读者对《资本论》有一个整体的全面了解,本书不但对《资本论》第1-4卷作了总介绍,而且每一卷分别有总的介绍,每一篇有简介,各章都有概述。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希望重庆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为什么”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本书正是对习总书记
悲剧作为对人类苦难和痛苦的表述,与整个社会的统一幻象保持一种游离分裂状态,拒绝同质化和同构化。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力图从悲剧的角度来阐释现代性,揭示现代社会发展更为复杂的动力性结构。 《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与现代性研究/当代美学与批评理论丛书》从审美的政治转向理论背景出发,从现代性危机中悲剧观念的转型、马克思主义与现
出川,留洋,都是为了革命。川东少年邓希贤天资聪颖,悟性好,胆识过人,不信邪。在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激荡中,这位前清翰林的后人、知识分子家庭的长子再也不满足于“之乎者也”的学习和振兴家族的使命,他渴求能掌握一种富民强国的实用技术。这是他从平凡迈向伟大的一步,从此他置身于革命熔炉。他的政治生涯大风大雨,起起落落,但每一次低谷之
进步青年、丈夫、父亲、诗人、外交家,《毛泽东真情实录》选取了毛泽东人生经历的不同侧面和重要阶段,生动再现了毛泽东从韶山冲少年到共和国领袖的充满激情与艰苦奋斗的生命故事,追根溯源地解读了不一样的毛泽东。父亲的严厉培养了他倔强的性格,母亲的慈爱使他富于同情心。家庭环境的熏陶形成了毛泽东人格中看似截然相反却又相辅相成、不可分
这本书并不刻意地去描述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体系,也不想去串联知识点,更不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规规矩矩地分割成条条框框。书中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资本论、科学社会主义几方面展开,通过讲述大家感兴趣的故事,引发大家思考的哲学,能带领大家静下心来、远离浮躁的思想。本书可作为马克思主义普及读本,也可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本书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之发展,分为史家史学、理论探讨、学术活动三个部分展开。史家史学部分,主要论述范文澜、胡绳、刘大年、荣孟源这四位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学术成就,以及吕思勉、金毓黻这两位“旧史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之开拓。为避免泛泛而论,在史料发掘上颇下功夫,尤其是充分发掘了所藏档案,力图以新的材料讲出一定新意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