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为武汉音乐学院建校70周年。本书稿以时间为线,全面梳理了武汉音乐学院从创立至今在组织建构、教育教学、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历程。全书稿按1930—1958年、1958—1985年、1985—2023年三个时间段来编写,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了学校的办学渊源,第二部分写了学校的曲折发展历程,第三
钢琴的核心是演奏,它不仅包括精湛的演奏技术,还蕴含着演奏者的心理思维。与此相对应的钢琴教学也是一种复杂的音乐教育活动,它不仅包括演奏技术的教学,也涵盖对审美、情感、表现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之间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钢琴演奏行为直接影响了钢琴教学理论的形成,反之,钢琴教学行为
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通过声音训练,快速掌握好声音使用的技巧,以改变和增加人际交往的声音气场和魅力,让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职场、推销、谈判中,运用魅力好声音在人际交往中成为助推器,打造最动听、最有辨识度、最适合你的独家声音名片,在社会工作中获得人际交往的更多优势。同时还介绍了在科学发声和用声的基础上,通过声音表现力的展现,在
《迷你协奏钢琴曲集》是一套原创的现代简易钢琴协奏曲集,分3册。旨在为钢琴学习者提供演奏配乐和示范演奏,帮助演奏者增加音乐性和舞台表现力,培养乐感,提高学习兴趣。本书包括钢琴独奏曲谱和钢琴四手联弹曲谱,涵盖电子舞曲、爵士、流行、摇滚和中国传统音乐等不同风格。为保证音乐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简化演奏难度,确保初级水平的演奏
本著作紧密围绕新文科视域下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展开探究,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引领:音乐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破除壁垒:音乐教育的跨学科与跨专业融合;文化自信:音乐教育教学的传统文化;他山之石:新文科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开放性教学;需求导向:音乐教育的实践性教学;育人育才: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向度与策略。本著作通过融合
本书是以分享为主的一本随笔,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琵琶学习经验与教学体会,采用了问答的形式,整理了琵琶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疑问,分成器、功、匠、心四个部分,分别从琵琶制作与养护、琵琶学习、个人学习经历分享等角度进行了分享。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琵琶通识类书籍的空白,适合热爱琵琶的大小朋友。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对琵琶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一本研究钢琴伴奏艺术及教学的专著。钢琴伴奏是音乐领域中新兴的一门应用型学科,集乐理知识、和声理论、曲式分析、钢琴演奏技巧等为一体,具有实用性、即时性与灵活性等特点。本书从钢琴伴奏所采用的各种和弦、伴奏音型、伴奏织体以及其他的伴奏技术等方面对钢琴伴奏展开详尽、深入的阐述,并分析了前奏、间奏与尾奏的素材选择和民族调式的
本书以声乐教学与表演为主线,对高校声乐教学与表演实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相关的声乐演唱实践进行指导。本书具体从声乐艺术的教学方法与实践、声乐演唱的理论与技能、声乐教学实践、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与表现、不同类型声乐作品的表演实践等方面进行阐述。本书脉络清晰,内容深入浅出,语言阐述详细而深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流行演唱的声音美学、流行演唱的呼吸、流行演唱的“吐字”与“归音”、流行演唱中的“咬字”与“行腔”、流行演唱的特殊技巧、歌手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流行演唱的微观技术、情感体验与外部特征、流行演唱的形体动作等。
中国钢琴组曲作为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代表分支,其发展历程既代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胚胎和先声,也开启了现代中国钢琴新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组曲是作曲家特别专注和热爱的音乐体裁,是由多乐曲结构思维有机组合而成的钢琴曲,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在中国钢琴的创作领域,进入21世纪,组曲经历新旧更迭、突破与创新,创作观日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