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湖(1877-1917),本名田其田,号自耘,后更名田北湖,江苏六合人。其人天资聪颖,13岁负笈江苏南菁书院,与吴稚晖、钮永健同学,其革命思想萌发较早。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1905年和邓实等在上海创办《国粹学报》,为该学报健将之一。1906年参与创建中国公学并任教。1908年加入江苏省教育会。1911年成立中国
和瑛是乾嘉时期重要的边疆大臣、蒙古族学者、文学家。其弃武从文,由科举入仕,精于易学,长于诗赋,一生笔耕不辍,有十多种著述传世,有旗人文宗之誉。该书首次对和瑛及其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出了和瑛家族谱系树的基本线索,全面考察了和瑛生平行事以及30余种著述的存佚情况、40多人的文学交游历程。该书对和瑛文学创作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书文学体裁是散文。这部作品以那坡地区为背景,细腻描绘了那里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如巍峨的界山、蜿蜓的河流,跳弓节、祭山神等,展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从历史的变迁到经济文化的发展,再到新时代的变革,全面展现了当地的多彩面貌。全书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既回望过往,又展望未来,书中穿插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新月派诗人从事了大量外国诗歌汉译活动。新月派秉承中体西用文化观,发展了相应的诗学和翻译思想。1923年-1925年新月派诗人的外国诗歌汉译活动为自发阶段,翻译选目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时期诗人的诗歌,除了要实现介绍外国诗歌的文本目的,还具有试验汉语白话的文化目的。1926年-1933年
迟子建作品中学生阅读 蓝本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短篇小说经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冯骥才先生先后创作了诸多俗世奇人系列小说,其风格统一、传奇色彩浓郁、充满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风尚,也展现出我国民间文化的精巧技艺与其中蕴藏的非凡智慧。 冯骥才先生不仅是著名作家
《随风而播》是卢岚的文化随笔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汉文化与藏经洞,讲述了雷慕沙、沙畹、伯希和、马伯乐等法国汉学家的学术人生,还讲述了康高、俞第德等人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往事;第二部分亦师亦友,讲述了徐志摩、沉樱、傅雷等诗人和翻译家的人生故事,也讲述了陆振轩、姚雪垠等教授和作家与作者本人的交往经历;第三部分巨擘的人
迟子建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并多次成为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文本。 本书精选适宜青少年阅读的迟子建经典虚构作品《清水洗尘》《花瓣饭》《炖马靴》等,按创作年代排序。在这些故事中,爱与美如同温暖的光芒,照亮有情世界。本书通过丰富多样的篇章,旨在引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助力广大中学生在阅读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小说经典。作品以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作品意蕴丰厚、手法高超,不仅具有社会批判的内涵,也是老舍小说批判国民性弱点总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问世以来,受到广泛欢迎,曾数次再版,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等。 1981年,人文
本书是美国当代文坛重要作家、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得主安妮·普鲁的一部散文集。她用“鸟之云”来命名一片占地六百四十英亩的怀俄明湿地和草原。她初次踏足这片地方时,傍晚的天空上挂着一朵形如飞鸟的云,这使她立刻萌生在此地建造一座房子的念头。她用老道的文字和普鲁式的黑色幽默,将设计和搭建房子的过程写得引人入胜。同时,出于一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