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整体上共有30讲。前16讲,音乐理论为通常意义上的理论基础知识,视唱练耳包括常用的单拍子(2/4、3/4和3/8等)、复拍子(4/4、6/8等)和混合拍子(5/4、7/8等),及其常用的节奏型;包括C大调、a小调的音高(组)、音程、和弦和旋律片断的听辨(写),以及每一讲熟(背)唱国内外民歌(名曲)旋律(第15、16
本书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全球音乐产业发展的概况,从唱片业、演出行业、著作权与集体管理组织、音乐教育和音乐人才培养等角度对多个国家的音乐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对音乐产业发展建设提出了建议,能帮助读者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全球音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全球音乐产业发展进行梳理与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将各个国家的音乐产业进行横向
本书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原有品种,新编教程细化后把排鼓单独分出来,内容更加丰富。新编教程分上下册,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和乐曲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本书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原有品种,新编教程细化后把大堂鼓单独分出来,内容更加丰富。新编教程分上下册,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和乐曲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丝绸之路的开拓与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着重考察和论述丝绸之路的开拓对中国各民族以及境外各国音乐文化的交流、发展、融合与传播的贡献和作用。下编“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乐舞形态”聚焦东起陕西、西至新疆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传统音乐文化,描写其类型、特征、存在方式,阐述其历史发展及当代传承与传播。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为指导思想,中西方音乐内容并重,内容涉及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礼乐文化、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等内容,并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及文化翻译进行深入的思考及研究讨论。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湖南本土重要音乐作品的评论,二是对湖南本土重要音乐家的评论(其中大多为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文艺家);三是对音乐言论及音乐活动的综合性述评。本书记录了2014年以来,湖南音乐界出现的重要的音乐作品、重要的音乐家、重要的音乐活动,作者并对此一一做出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书分为声腔和器乐曲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锣腔、琴腔、小曲和专用曲调、乐队文场面曲调、乐队武场面曲牌、伴奏谱、民间小曲、曲艺、山歌、地花鼓。具体内容包括:南路整倒板;正调慢板半句子·败韵唱法;正调路皮半句子之一·落短和腔;正调急板半句子·落急和腔;正调半凄头倒板;梦调·落短和腔;梦还阳;哈巴调;丑原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