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国际传播研究方面的专著。本书试图借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等历史学家对资本主义世界时期的划分,分析全球话语权秩序更迭的内在逻辑和普遍规律,以及给中国构建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怎样的启示和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全书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阐释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内容和问题。第二章梳理相关理论资源
本书归纳总结国内外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依据实际案例和理论分析,揭示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中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隐私安全风险,并通过对信息服务组织和用户的调查分析,分别从信息服务行业层面、信息服务组织层面及信息用户个人层面提出了用户隐私安全管理策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改进提出建议。
本书是关于大众传媒的学术研究译著。大众传媒既可唤起人们回忆往事的兴趣,也可帮助人们储存与回溯记忆。在《传媒与记忆》中,乔安妮·加德汉森通过分析广播电视、流行音乐、明星消费、数字媒体、手机使用中有关记忆与遗忘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大众传媒与记忆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涉及“难忘事件”的媒介表征、参与记忆与遗忘的大众媒介工具、储存
本书主要以时间为序,以人物的媒介批评活动为基本线索,细致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1815-1949)一百多年间所发生的重要媒介批评活动、重要媒介批评人物、重要媒介批评文本,不仅对该时间段内媒介批评的主要内容、主题、方法和特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而且关注媒介批评与新闻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全书除绪论、后记、
本书研究了昆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管理方法,从公共图书馆资源的类别与建设原则入手,介绍了图书馆资源的来源及选购方式、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路径、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功能升级和服务转型、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知识,同时对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探讨,包括政策、原则、机制、内容、技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主要论述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建设与管理,由大数据与档案工作、智慧档案的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建设、智慧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智慧与档案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智慧档案数字化建设、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馆与智慧档案馆建设、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探析、大数据时代电子文件管理及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技术、大数据时
本书为首都图书馆招标采购项目北京市“最美书评”征集评选活动优秀作品集,是北京市“全民阅读”工作重点项目“阅读北京”的成果展示,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已经6届了,已成为我社传统项目,这是第7届。该项目以2022年“阅读北京”最美书评获奖作品中一、二、三等奖70余篇为素材,由首都图书馆组织专家审评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
本书主要从信息化与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档案信息化发展与现状、当代档案信息化设施建设、当代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当代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代档案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1913年2023年,首都图书馆已经走过了一百一十年岁月。这110年间,首图始终遵循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理念,致力于传承历史、沟通未来的使命,不断耕耘着、奉献着,也与首图的万千读者一起成长着。值此一百一十年生日纪念之际,各界以书为友、因书结缘的朋友们表达了他们对首图的情感和祝福,内容丰富,感情细腻,为此,首都图书馆编计
《青岛官报》创办于1900年7月7日,由德国胶澳督署主办,面向青岛中国民众、德国侨民以及德国本土发行。发行之初为不定期发行,后改为周报。作为官方报纸,报纸以德文为主,在刊登需要华人知晓的文告时,以中德文对照刊出。该报书本形式,16开,刊登各种法令、法规、市政建设、人事任免、政务活动、船舶消息、天气报告等内容,另有大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