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高级和声:理论与应用》接续了从《奥特曼初级和声:理论与应用》开始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从调性音乐讲到20世纪的序列音乐,完成了对18、19世纪和声的研究。本书在对传统和声进行梳理、阐释和分析的基础上,第十一章专门对不常见的和弦结构和复杂的和声续进进行了论述,第十二章梳理了19、20世纪之交新和声方向的探索成果。第
罗伯特·W.奥特曼教授的和声学专著分初级与高级两册。 《奥特曼初级和声:理论与应用》旨在为学习音乐的学生和乐迷提供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和参考资料,涵盖了自然音和声、不协和音的解决、副属和弦以及初级转调等内容。在和弦结构、和弦续进、和声分析以及声部写作之外,本书还强调旋律的学习,包括旋律的结构(曲式)以及包含
许多音乐家低估了音乐理论和实际音乐之间的关系,其实这种联系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绝对重要的。如果没有对音乐构成要素的扎实理解,没有对如何操纵和改编音乐成分的理解,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真正的音乐家。本书通过音乐理论的视角来探索音乐的关键成分;通过举例、聆听、建议和作曲指导等方式,不断地与真正的音乐产生联系。具体
本书是一首钢琴小品,作品由云间雾、云间风、云间唤、云中伶四个充满轻盈梦幻的标题贯穿,曲调清灵,表现出穿梭起舞于云海间的伶人身姿的动态,音乐鲜活生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与气质。这首充满民族风情的作品获得了2022年“星海杯”首届中国钢琴作品作曲比赛专业少年组一等奖。“星海杯”中国钢琴作品作曲比赛的目的在于促进当代中国钢琴
本书是一首具有民族音调与律动的作品。作曲者的创作灵感基于满族风俗歌的旋法与节奏规律而产生,在作品中选用了人工音阶与五声音阶相结合的音高框架,以奇数与偶数组合节拍,打破规律的节奏感,造成不规则的节奏重音,使音乐产生强烈的动荡感,表现了独特的满族民间音乐的特质与风格。此作品获得2022年“星海杯”首届中国钢琴作品作曲比赛专
本书聚焦于美国的非裔族群这一特定群体的音乐文化。内容涵盖爵士、布鲁斯、拉格泰姆、融合、摇滚乐等各式各样的音乐类型,试图用一本书的体量为读者提供关于非裔美国人音乐文化的整体样貌,并且对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做剖析。本稿件作者为美国人,也是首次外文著作在中国出版社出版世界首版。本书为梅多斯教授针对非裔美国人音乐文化撰写的专著,
本书主要建立在历史音乐学的基础上,以音乐史学和文献学为依据,结合图像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史料、图像资料的双重考证来阐释相关问题。本书由绪论和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第二章分别对汉唐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印度、西亚、中亚、西域各系乐器、乐舞展开不同层次的综合性考查。并且,对中国是如何接受上述地区的音乐文化,
本书是对侗族大歌这一音乐形式的详细探讨,书稿首先梳理了有关侗族大歌的专著、论文、乐谱、音像材料,进而从侗族大歌生成的地理、人文背景谈起,梳理了侗族大歌在历史中的嬗变、侗族大歌流传区域及传承变迁、侗族大歌与民俗和节庆的关系,之后着重分析了侗族大歌的音乐结构、词曲关系、衬词的表现形态和衬腔的表现形态,总结了侗族大歌的艺术特
本书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勇的个人文集,共分为五个大部分,分别为:一、中国音乐史,二、乐律学,三、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研究,四、音乐考古学与音乐图像学,五、杂文两篇。刘勇的研究集中在民族音乐学、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方面,发表过多篇相关文章与著述。本次文集收录了中国音乐史、乐律学、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研究及音乐考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是一篇自传式民族志,讲述了作者自己的世界音乐经历;第二章在教育中定位世界音乐,介绍了术语“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和多元主义、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以及民族音乐学;第三章讲述了语境中所呈现的东西,涉及传统、本真性和语境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分析了关于音乐学习和教学的全球化观点;第五章对非正式音乐教育与正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