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氮素营养的精确诊断是科学运筹氮肥的重要依据。植株临界氮稀释曲线理论的提出为作物氮素营养评估、诊断与管理调控提供了支持。然而,作物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构建方法、不确定性以及产量估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该书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不同生态区多种施氮模式的小麦田间试验数据及多年多点的历史试验数据,构建了基于
本书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二倍体马铃薯无性系的耐盐性,研究盐胁迫下不同盐敏感无性系的生理响应,研究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性和耐碱性间的相关关系;以二倍体马铃薯耐盐亲本和感盐亲本杂交后代无性系作为作图群体,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检测耐盐相关形态性状的QTL位点;研究结果对马铃薯耐盐碱育种及盐碱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70周年华诞之际,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在所庆65周年编写所志系列丛书《南亚勋业》《南亚印记》《南亚硕果》《南亚丰歌》(1954-2019年)的基础上接续历史,再谱新篇,续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志(2019-2023年),作为所庆的献礼。本书系统总结南亚所5年间在科技
本书以茶树表型高通量信息获取技术及茶叶数字化技术为主要内容,包括茶树多尺度表型平台与装备、茶树生长发育高通量信息获取技术、茶树非生物胁迫表型识别及数字化监控技术、茶树生物胁迫表型识别及监控技术、茶园生态环境监测及数字化评价技术、茶叶加工数字化技术等,并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使读者了解和熟悉茶园数字化与智慧茶园管理技术。
烟草品种是两烟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国种植的烟草品种类型有烤烟和晾晒烟(白肋烟、香料烟、晒黄烟等),其中,烤烟品种约有60个,晾晒烟品种约40个。这些种植的烟草品种目前没有一套全面的图文资料,而烟区对种植品种的特征特性了解需求迫切,因此,需要对全国主栽品种的图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编印,形成一套主栽品种图文资料。《烟草品
本书针对人参的产地加工、人参加工过程中含量变化、转化机理以及不同人参炮制品的功效转变等方面进行总结,系统阐述炮制前后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药性转变的内涵所在。本书利用传统炮制技艺中寻求创新,通过具体的研究成果展现人参加工与炮制的科学价值,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人参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的转化机理,对于中药炮制的增效减毒、生熟异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是寒区大规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寒区水稻生长期短、积温不足的重要手段。其中,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研究是该领域的前沿方向。针对传统浸种催芽方式供氧不足和水温不均的问题,本书梳理了气液氧传质理论,基于稻种浸种过程中耗氧和吸水规律,构建了浸种水曝气增氧的氧气通量方程,提出了以浸种水温、曝气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农作物大麦的起源、形态、种植和价值,让读者较全面地认识大麦,同时也了解农业和农业科研。全书包括四部分内容:(一)起源久远的家族。介绍大麦的起源和栽培历史。(二)多姿多彩的形态。以丰富的图片展示大麦各个生育时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多样性和特点。(三)分布广泛的种植。介绍大麦在世界各地
本书收录了威宁县羊街镇常见药用植物和适宜种植药用植物,对威宁县羊街镇每种常见药用植物的植物特征、生境、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都进行详细描述,配图均为作者实地考察所拍摄,清晰展示了植物生境,具有很高的鉴定作用。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威宁县羊街镇适宜种植的药用植物,从来源、药用部位、功效、现代作用、自然分布、植物形态、生长习性等方面
全书共分七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花生生产现状及低温冷害对花生生产的影响;全面总结了花生各生育时期的冷害发生机理;花生适应低温冷害的生理机制、脂类代谢调控机理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花生耐冷生物技术和栽培调控体系。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并融会贯通本领域最新进展,以理论探索为主线,以试验研究为依据,以生产应用为目标